南海思晓
加入时间: 2007/08/12 文章: 74
|
时间: 2010-7-27 周二, 上午4:13 标题: 宋晓贤,心灵史诗的现代性书写——论宋晓贤的诗 李之平 |
|
|
一个真正成熟的诗人永远无法回避他的精神背景和道德取向,尤其是在一个贫困的时代。
晓贤君已经皈依基督五、六年。他的诗歌创作显然不可能与他的精神追求背离。可以说,诗歌成为他探寻人生和宗教奥秘,传承道德情怀与人生真意的重要手段。但作为美学的体现,诗歌并非传教本身。
一、 用心抚摩人生疼痛
正如惠特曼和弥尔顿是美英现代诗歌传统和影响的源头一样,中国新诗的传统以郭沫若、徐志摩、戴望舒、冯至、艾青、北岛等的创作活动形成并发展,到当代,多元态势已经形成。作为所谓的“口语诗”写作其实质上是某种新现实主义精神的张扬,它作为新诗的一脉承袭了中国传统诗歌中的益世情怀和批判精神。
宋晓贤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他的诗歌显然受到北师大的口语诗写作整体氛围的影响。
他的诗都是用最简单、质朴的口语完成,貌似随口拈来,但却让人心动,甚至于痛彻心扉。能做到这点,源于诗人对事物的敏感与会心,以及对内在表达的控制。他极善对典型经验深入挖掘,并能贯通情理二元。他的作品大都有极端的情境和背景,但在语气和内在节奏与气息控制上却是舒缓的。正因如此,如《一生》、《棉花》、《乘闷罐车回家》那样的诗篇才感动了很多同代人。王尔德说:“所有朴拙的诗都是真诚的”。那种感动来自个人经验传达的有效性,以及书写的艺术差异性和无言的经验隐蔽性中累积的诗性觉明。
在他的早期写作中,他几乎是个彻底的自我解剖者,对命运、对心灵、对成长,他的手术刀果敢、坚定。畈依基督前,他写出不少关于少年贫困、个人成长和人生悲剧的诗。这位沉默却不失冷幽默的老兄,对命运的剖析深入骨髓。美国学者、诗歌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说: “每一位诗人的发轫点(无论他是多么的‘无意识’)乃是一种较之普通人更为强烈的对‘自然生态中的悖误现象和死亡的必然性’的反抗意识。”((美)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之绪论《对优先权之反思》P1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我们不难发现,晓贤早期的诗都是从生命的个体生存中解读世界、批判现实,对人世中的悖误进行诗性的反驳。
但他憨实的天性,选择了更直接的方式去行走他的天路历程——挖掘个人经验中的罪感、痛感,揭示内在秘密。在这点上,他是最贴近大地,最切近低微存在的诗人。在本人对他的一次网络访谈中,他是这样回答的:
李之平:
《圣经》里有句话:“你要向天观看,瞻望那高于你的穹苍”,所谓观看和瞻望,就是以一颗赤子之心,与天地灵光相沟通。也许这就是获得内与外一致的最有效的方式。只有那与宇宙灵魂相通的人,才能拥有真正博大高远的生命和伟大高贵的灵魂。有人说海子就是这类奔向天国的诗人,但你的诗歌分明是投向大地的。你觉得这里面有没有区别?
宋晓贤:
正如《圣经》所说,我来自泥土,在精神上,我与泥土保持着一致。我也试图从天(神)那里吸取力量,但我很笨。不知道何时才能接通上帝来的电话。
他的《棉花》《卡脖子》等作品,写到许多感人的细节:随母亲摘棉花的痛楚感受;家庭因贫,母亲被拉去开会,被卡脖子;母亲对自身老得不能动时的悲哀预言;母亲为维持全家活口拾麦子而患下疾病……宋晓贤诗中的批判精神和悲悯情怀是他的诗得以流传的重要因素。因为只有这样的情怀才能真正打动人心,才可以让人尊敬艺术。他的《一生》、《饿死母亲》、《卡脖子》、《乳汁》等作品如尖利的锋芒直插而来,它们投射出对人类命运的无穷关爱:
排着队出生,我行二,不被重视
排队上学堂,我六岁,不受欢迎
排队买米饭,看见打人
排队上完厕所,然后
按次序就寝,唉
学生时代我就经历了多少事情
那一年我病重,医院不让进
我睡在走廊里
常常被噩梦惊醒
泪水排着队走过黑夜
后来恋爱了,恋人们
在江边站成一溜儿
排队等住房、排队领结婚证
在墙角久久地等啊等
日子排着队溜过去
就像你穿旧的一条条小花衣裙
我的一生啊,我这样
迷失在队伍的烟尘里
还有所有的侮辱
排着队去受骗
被歹徒排队强奸
还没等明白过来
头发排着队白了
皱纹像波浪追赶着,喃喃着
有一天,所有的欢乐与悲伤
排着队去远方
——《一生》
《一生》是如此深刻。一生在铺排所有人的命运,也将我们的未来轻轻带出——所有的欢乐与悲伤/排着队去远方……那时晓贤还未信仰基督,但他暗示的人类未来,就是那样的——无名的远方,辽阔的光明之所。
腊月将近
我整好行装,踏上旅程
乘闷罐车回家
跟随一支溃散已久的大军
平日里我也曾自言自语
这一回终于住进
铁皮屋顶
一米高处开着小窗
是小孩办急事的地方
女孩呢,就只好发挥
忍耐的 天性
男男女女挤满一地
就好像
每个人心中都有位沙皇
就好像
他们正开往西伯利亚腹地
夜里,一百个
梦境挤满货舱
向上升腾
列车也仿佛轻快了许多
向雪国飞奔
我无法入睡
独自在窗前
把冬夜的星空和大地
仔细辨认
我知道,不久以前
一颗牛头也曾在此处
张望过,说不出的苦闷
此刻,它躺在谁家的厩栏里
把一生所见咀嚼回想?
寒冷的日子
在我们的祖国
人民更加善良
像牛群一样闷声不语
——《乘闷罐车回家》
批评家王晓渔说,我读到了宋晓贤的《乘闷罐车回家》,读到了某批评家认为的,当下诗歌最缺乏的“痛感”。
二、寻求生命真意的崎岖之途
读晓贤的诗,感受到的是内心的通达明净,同时也受到美的教益,但关键一点还是他诗中流露出的坦诚之气。在他看来,唯有老实的认知和表达,才是对人类道德的最大维护。在网络访谈中,我们的对话如下:
李之平:
在物欲横流,诗歌边缘化的时代,当代诗人还需要道德承担吗?
宋晓贤:
各人写自己心中的诗歌。我写的时候没有想到承担什么,我写的只是真实。对“真实”的守护也许就是我的道德承担。
所谓“至乐性余,至静则廉”(来自《阴符经》经文)。对于广袤宇宙,和无限的道德天空,我们还需要呼喊和叫嚣吗?所有的声音已被涵盖,所有的撞突已被消解,作为前景微茫的人类,我们只有怀揣敬畏,倾听和反思了。
1966年出生于湖北农村的宋晓贤,少小时亲历乡存中国的贫瘠与艰辛,对于苦难和贫困有着深刻的体会,他的内心沉淀出对人类的深重痛切之情和悲悯之心。晓贤于八十年代中期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在那个文化精神复活的时代,中西交汇中的多元与纷繁,对他的精神塑造产生了很大影响,诗歌一贯地成为青春期内心挣扎和寻找中最易实现心灵与世界达致平衡的输出方法。那几年,他在阅读和感受中与诗歌相知了。他始终把诗作为精神珍宝守护着,一直到1992年。
1989年晓贤从北师大毕业。三年后离开京城来到广州某中学教书。性情腼腆内向的晓贤选择离开保有正统文化气场的北京到南国这块经济相对繁荣,实则文化贫瘠的土地是不是另一种精神放逐呢?从这一年开始,他正式写诗,而这时却是很多八十年代开始写诗的人因为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纷纷放弃诗歌的时候,这也许跟他离开文化中心北京来到陌生而文化荒凉的广州有关——一个似乎被精神家园放逐的人,必然需要一份赖以支撑心灵的个人载体。从精神分析角度讲,这是为摆脱孤独异化之状,心理上会倾向于文学艺术或哲学,以求摆脱心灵苦闷,获得心灵自由。在正式接受基督教之前,文学或诗歌给予他精神陪伴。尽管如此,晓贤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仍旧处在精神昏暗中。福建籍诗人张海峰对宋晓贤有这样的描述:“受困于自己天性中的缺陷无法大声叫喊,因而更多地保持沉默,一年四本笔记的速度把这些内心的话语变成了诗歌……虽然在繁华的广州生活多年,但从姿态上他一直和城市格格不入,我以为从本质上说,他是一个乡村知识分子,一个乡村诗人,深切地理解这个时代处在不断衰败中的乡村生活的艰辛和悲哀,了解乡村卑微的快乐,村庄的景物是他生命中的天然的部分……”
晓贤作为中学教师,一干就是十年。十年后,他从教育转向媒体。大约2003年,在一次偶然机会里,他遇到基督的关怀。正是那年,他的精神和思想发生大变。如果说03年前写出《一生》、《乘闷罐车回家》、《棉花》等经典之作,03年后的他便可以说更是通过个人经验与世界的撞击,为求得见光明而进行持久的努力。诸如《说谎者》、《自己人》、《惧怕》、《灵与肉》、《净化》《…叛徒•刽子手•说谎者》等具有宗教背景和灵魂拯救意义的优秀诗篇。写作随修行同步,或者说在修行中深悟艺术的真谛,感悟苍生,让内心涤荡,渐抵澄明。林语堂说:宗教自始至终是个人面对那个令人震惊的天,是一件他和上帝之间的事;它是一种从个人内心生发出来的东西,不能由任何人来“给与”。(《信仰之旅》绪论P6 新华出版社2002年)
03年,他,看到了光。林语堂说:“耶稣的世界和任何国家的圣人、哲学家及一切学者比较起来,是阳光之下的世界。”(《信仰之旅》p2张序新华出版社2002年)这时开始,他的精神世界和写作产生了一种革命:
每天我都省略一些东西
我不喜欢的
不想记住的
恶心的、污染眼睛和心情的
每天我做一道题
略去过程,略去忧伤
略去愤怒、苦难与伤害
略去扎心的言语
其实,每一分钟都在省略
但省略得不够彻底
闭目、屏息、塞耳
让世界默默在外喧嚣
让时间在身外默默流过
我被时间省略
我也在生命册上
把它省略
剩下的,就都是我的了
就是这点东西支持我
活下去
——《……省略》
求圆满的路上,必要去除身体深处的虫子,剩余真气真身,浩然和美。这是求道者的终极理想,也是他努力的方向。一首具有哲学高度的经典之作产生了:
我认识
说话的说谎者
写字的说谎者
行动的说谎者
我也差不多就是
我们用嘴巴撒谎
用噪音最小功率最大的扩音器撒谎
用文字撒谎
用成吨的进口新闻纸和铜版纸撒谎
我们把天大的谎言恭恭敬敬地刻在贵重的石头上
心里有谎
谎言如墨水
从笔尖汩汩流出
——《……说谎者》
为祛除魔障,首先接受虚假荒诞的世相本质,一一剥解、抽离,继而挖掘、掏空,当心地明净,罪渐铲除,即是走在光明的天界之途了。
我是个散漫的人
我是严肃的
我老以为自己做得不错
所以终于没能做好一件事
象个没有预备灯油的少女
我一直没有准备好
我以为还有一千年
我以为还有重来的机会
我本出生农家
每一枝麦穗结几粒实
我从不太计较
其实若我多制造一些粪
穗子就可以长胖一些
我谁也对不起
我把所有人都亏待了
甚至土地、粮食和水
我没有善待任何事物
我没有感恩
这令我后悔
悔而不改
终于无用
我并非慢无目的
只是在中途常常忘记
——《……漫无目的》
——彻底的申诉,罗列、推衍、否定,缓慢的语调,让机锋出现在最后——我并非慢无目的/只是在中途常常忘记。这是对时间的提醒还是对自我的反证?这是存在于每个人身上的自我放纵,是那种不负责任的消耗与懈怠。
我出生一个恐惧的时期
那个时代留给我的
是脆弱的肉体和心灵
我每天都在惧怕,担忧
疑虑重重
我怕上街,怕车不长眼睛
怕热带的太阳,怕闪电
怕骗子近前搭话,也怕熟人跟我疏远
怕身体出问题,怕牙齿掉得过早
怕功能消退,怕病怕死
怕失业,怕将来没吃的
养不活妻儿和自己
怕未来,也怕过去的罪孽找上门来
惧怕住在我家,住在我心里
跟我聊天,拥抱我
这些年,它跟我成为了老朋友
比我的爱人还要亲
但,我所惧怕的迎面而来
我的生命 一点点被所我惧怕的强盗
夺走
——《……惧怕》
三、以诗艺的高度传达抵达澄明之境
细读宋晓贤近年的诗,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他的诗是对人类生存的真假命题进行执着的追问和探究,并在审丑意识和罪感救赎中完成。这承袭了基督教罪感意识中的自我审察,自我救赎和还原的力量——从自我批判,自我发现着手,以求实现人的超越。如他的诗《说谎者》、《惧怕》、《省略》等诗与他后来的精神背景有极大的关系。
可是诗歌必用以传教护法吗?尼采曾言:“我们要有艺术以免死于真理”(加缪文《窥视魔桶内的秘密》P38广东经济出版社)。所以作诗者首先是个诗人。然后才是其他。毕竟文学艺术是语言与感觉极大化的产物,是与体验息息相关的。在这方面我认为晓贤是清楚的,而且也做出明确的努力——为诗歌的语音和语义的完好结合,他诗歌书写中对语句的节律和整体气息的控制都相当讲究。一首诗只有语音的绝好表现方能实现语义的最大效能,也就是诗中的思想和理想的成分才会达到相应的传递。因为书写者和阅读者面对的是可以给予艺术享受和心灵震颤的形体而非哲学和经法文本。
晓贤诗歌是以艺术的有效方式表达。为达致与上帝光明之身的呼应,也为实现内心澄明的努力。
他来到自己的人中间
自己的人却不接待他
起初,我也不接待他
后来,我开始假意接待他
其实,我爱自由
远远多过爱他
其实我接待罪人
远远热情过接待他
他是自己人
我却不配
做任何人的自己人
因为,我是叛徒
——《……自己人》
自己人,是我们中的每个人,如此卑微。问题是我们真能逃脱这种限制实现自由吗?不,这样的结果导致我们更大的不自由。心灵的罪责是强烈的: “我却不配/做任何人的自己人/因为,我是叛徒”——此意取自圣经故事,却似无所依托。叙述洒脱,行云流水。
我有眼无珠
轻视眼目所及的一切
(所以,上帝知道我的心
坚决藏着不让我看见)
我轻视我的长子身分
轻视每天来的容易的食物
我对空气不视不见
视为无物
视为我理当得的
我轻视穷人
轻视年纪小的人
轻视孩子
轻视病人
甚至轻视父母
轻视老师
轻视官长
甚至轻视国王
我的眼里
根本没有我看重的
轻视爱情
轻视性
轻视友谊
甚至轻视生命
我承认,我有过几次
轻生的念头
我爱着,我也轻视着诗歌
我轻视文字
轻视同时代的诗人、文人
我似乎更轻视
那些轻视我的人
似乎是因为我
从来也没有得到过重视
但这话是违心的
事实上,我也轻视自己所受的重视
于是,我的身体日渐衰老
我的眼目日益向下
我所轻视的一切
正把我从一个深渊里浮上来
——《……轻视》
排比的气势仍是表现心灵与思想的绝好表达。
1、
近些年
她的肉体渐渐厚重起来
灵气就遗失了
2、
你扩大了肉体
灵魂的疆界就变小了
3、
吃饭花的时间越多
灵气越稀薄
4、
睡啊睡啊睡吧
灵魂就饥饿而死
5、
灵魂是喂大的
灵食从哪里来?
6、
你爱你的身体
每天最大的事就是喂饱它
把它养得胖胖的
而肉体不过是肉体
死了能多剩点灰
灰飞烟灭
灵在何处?
——《……灵与肉》
——我们可以从远处体察内心,近处审度身体。两者永在消解和砥砺中平衡存在,而只有宽和、善良、容让才是解决此题的唯一之路。
四、以慈悲之心书写人生浮世绘
关于宗教与文学的论题讨论久矣。朱维之教授在他的《基督教与文学》一书中,把圣经本身的文学价值与其影响,讲得很清楚(参阅该书第二章)。西洋文学名著如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密尔顿的《失乐园》,丁尼生的《圣杯》,拜伦的《黑暗与该隐记》,华兹华斯的《永生颂》,雨果的《可怜人》,等等,都与圣经有紧密的联系。高尔基说:他向《圣经》中的诗篇学习写作。数不清的作家们,都承认自己从《圣经》得到灵感而进行写作,托尔斯泰就是最显著的例子之一。朱教授说道:“宗教底生命在于祈祷,哪一天祈祷停止,就算哪一天宗教幻灭。反之,祈祷增加虔诚时,就是宗教心活跃时。基督教的崇拜中心也在于祈祷……”(《基督教与文学》上海书店P56)。对于“基督教的崇拜中心”——基督教信仰中的书写者与“祈祷”相抗衡的便是以感恩和慈悲之心书写个人的生存经验和现实,至于是否能以此拯救自己和他人那是文字外的事。唯有认真虔诚对待生活的信仰者才能与文学和宗教相称。
美国诗人爱默生说:“在天才的每一篇作品里,我们都能认出被我们自己抛弃了的思想——它们带着某种异化了的庄严回到我们面前。”(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P48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年2月第一版)。一位真诚的写作者,必然会提炼出个人经验的极大化,呈现出书写上的差异与表达的力量。确切说,我们在道德感受和生命认知层面,将感受到不同寻常的处境。在基督之光照耀下的晓贤,他的诗按住现存真实进行顽强驳辩,让混沌的存在、模糊的现场呈现清晰之貌,让心理现实与物质现实进行有效的对冲,让人深刻感知其背后的爱与真的启迪。
首要一点,他言说的方式是慈悲的爱心,并据此对可卑的事物进行有力的还击。让人发现爱和心灵的实存。如《自己人》。注意,晓贤近年的诗歌标题前都是辅以特有的省略号,这种书写符号必定有着它的意义吧,比如标题无法独立存在或在更多的含义中选择性地确立主题。
面食的结构是面,本质是闻得见的麦香
和看不见的营养
我们把面粉揉捏成不同的形状,然后出售或享用之
一碗面条就是一篇短篇小说
而一个河南人一生所吃的面条,却是一部
结构宏大、五味杂陈的长篇小说
而馒头是中国旧体诗,面包是舶来品,是自由体新诗
馒头以其坟起的姿势,和内蕴之淡雅与纯美独领风骚数千年
而面包以其火焙之异香逐步取代馒头的地位
小甜饼是些爱情诗
包子、馅饼是抒情诗
葱油饼是叙事诗
奶油蛋糕是赞美诗
面糊粥、面疙瘩是散文,洗尽铅华,返朴归真
黄色和黑色的粗粮馒头嘛,就算跨文体写作吧
而在所有面食中,我最怀念哈尔滨秋林遗存的俄罗斯大列巴
表面焦香扑鼻,内里绵软温暖
——《……面包诗》
——读来最为疏朗亲切的一首诗,一幅俗世生活图景,用文学形式与我们吃的面食品种相相互作为喻体,如此生动恰切的比喻将人生的微渺温情引至辽阔的生存大境。
修表的人
坐在玻璃围子里
戴高倍的眼镜
世上少有这样的人
他靠恢复时间
来打发时光,顺便
延长自己的生命
——《……修表的人》
——精深的隐喻,绝妙的概括啊:他靠恢复时间/来打发时光,顺便/延长自己的生命。让人只有慨叹的份了。
读宋晓贤的诗,我们感受着沉默、谦卑生存于中国大地上的这位赤子追求自由的灵魂。感受他的思想与追索。他依旧在路上孤独前行,只是有了光明,有了爱,诗歌抑或信仰让我们变得简单,这信仰因为借一份神圣的光而明净。这光大约附着在圣灵身上,以诗歌赋形。它照亮了我们的脸庞,我们找到了他。但我们面对的是道窄门,是条无限崎岖幽密的道路。只有心性通达,内心静美者,方能抵达通向这光亮的途中。而对坚持不懈,敏于感知、勤于思索、勇于探求者,这道窄门也将向他敞开。这是朝圣的路,我们的路又何异于宗教朝拜者的艰难情形?步步磕血,眼中明媚——那是虔诚、执着者的内心颂经——这些用在晓贤身上是最贴切不过的。
“我所爱的,你何其美好。何其可悦,使人欢畅喜乐……”(《圣经•雅歌》)
这道上一直有温情。
2009年2月2——22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