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民
加入时间: 2007/08/24 文章: 124
|
时间: 2010-4-29 周四, 上午2:46 标题: “诗人的春天在中国”讲座之——《从诗歌中拔出来的语言》举行 |
|
|
2010年4月26日晚,第五届“诗人的春天在中国”系列讲座之——“从诗歌中拔出来的语言”在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大厦举行。此次讲座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办,法国诗人塞尔日·佩主讲,诗人兼诗歌翻译家树才担任翻译,首都师范大学诗歌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孙晓娅副教授主持。
塞尔日·佩1950年出生于法国图卢兹。作为新一代的世界行吟诗人,塞尔日以其独特的诗歌行为诠释着法国当代诗歌。他于1975年创立了刊物《骚乱》,1981年又创立《部落》刊物。他是法国当今诗歌界最重要的诗歌行为表演艺术家之一,弗拉芒戈行动“镰刀者”诗歌小组的创始人,现执教于法国图卢兹第二大学艺术首创中心。主要作品有:《从城市和河流开始》、《预言,鹰的定义》、《黑色的圣母院》、《未来解放生者》、《需要善于解放预言……》等。
讲座在诗人塞尔日·佩深沉的诗歌朗诵和激情的诗歌表演中拉开序幕,整场讲座主要围绕学生的提问展开。诗人塞尔日·佩说:诗歌使得自己在自己的身上重新诞生,同时也使读者得以重生,每写一首诗都是生命的一次再生。人类精神的再生是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在大学教授诗歌也是试图传达这样的原理。他认为诗歌是关于诗歌的历史,它是个体生命与个体语言之间的一种关系。语言可以改变生命,生命也可以改变语言,如果想改变生命就必须试着改变话语。诗歌总是创造出另外一种生命形式,尽管大多时候人们看不见它,但诗歌正是介于可见与不可见之间充满爱的行动,诗歌是人类惟一能够栖居在大地上的一种方式。谈及诗歌阅读与诗歌写作的关系问题,塞尔日·佩强调人类首先是懂得阅读的人类,只有诗歌的阅读才能创造诗歌,因此为了学会写诗,首先应该学会读诗,而每个人都是诗歌永恒的读者。被问到诗歌行为在其诗歌中所处的角色,他回答说:诗歌行为可以使自己从被诗歌占有的情景中逃离出来,同时也可以捕捉到一些不可知的生命踪迹。诗篇本身即是一种行动,作为写作的行动,一首诗歌在纸上完成后就形成了一个世界,而通过自己的诗歌行为,可以使同一首诗歌创作出另一个世界。
最后,首都师范大学诗歌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孙晓娅副教授做总结,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