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站长:诗阳   友情链接   诗刊首页 
登录会员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注册 登录/短信登录/短信 帮助帮助
时代诗歌网首页 » 当代诗话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明天醒来你会在哪一只鞋子里”海子的村庄、父母、房屋、墓地和祭奠者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古道澜沧



加入时间: 2007/08/17
文章: 108

文章时间: 2010-3-30 周二, 上午6:18    标题: “明天醒来你会在哪一只鞋子里”海子的村庄、父母、房屋、墓地和祭奠者 引用回复

海子的村庄、父母、房屋、墓地和祭奠者



海子故居



海子墓



海子手稿

特约撰文/黄涌(安庆诗人、评论家)

海子墓地

海子死后,年轻的骨灰是由两位白白苍苍的老人从千里外的京城迁运而回的。

  海子的骨灰运回家,按照当地的习俗停厝了五年,到了1994年才入土为安。最早的海子墓纯粹是按当地安葬老人的习俗而立的。墓碑正面篆刻着“显考查公海生(子)老大人之墓”,下面是立碑的奉祭者。由于海子没有下一代,故而他父母在立碑的时候以他的侄子作为海子的奉祭者。显然墓碑上篆刻多填一“子”字是出于对海子诗人身份一种理解和敬畏。墓碑的右边,是海子从西藏带回的两块“神石”。

  2008年12月在北京诗人世中人的帮助下,海子的墓碑得到了重新修葺。墓碑的正面是由当地书法家邓小峰先生书写的“诗人海子”四个大字,墓碑左边新添了外地艺术家所陶绘的海子瓷像,正前方两侧并排栽上了两行松柏,坟头也新植了草皮。有一点可以肯定:正是出于对诗歌自身的敬意,才使得一个当代诗人的墓成了延续别的诗人内心诗意的地方。

  大概也因如此,本应入土为安的海子,在死后反而不再那么安宁。他用他的死亡迎接着一批又一批到访者,从他们的身上来辨别着诗歌的力量。

海子祭奠者

对于海子的父母与亲人来说,他们最初几年除了需要承受长子离开人世带来的痛苦外,还得承担左邻右舍的闲言碎语以及抚养另外三个儿子的经济压力。这个时候,来访的诗友们似乎成了这个破碎家庭唯一的慰藉,但并不是每一位到访者都是善意的。一位自称东君的诗友就曾借诗歌的名义“盗取”了海子购买的一些很昂贵的书籍,在燎原的《海子评传》里对此曾有一段很详尽的叙述。

  在海子家乡,最早以群体方式来祭拜海子的,是来自海子家乡安庆师范学院的白鲸诗社。从1994年海子下葬以后,几乎每年都以群体的方式在清明将近的日子来海子墓地看看,似乎正因着海子的存在,他们内心的诗情才越来越强大。

  怀宁本地的诗人们不论是最早的青年诗社还是后来的废址诗社,也曾经多次以集体的名义来到海子墓畔悼念。

  2006年废址诗社曾组织纪念诗人海子逝世17周年的活动。参加者有本地以及合肥、南京、郑州等地的诗人50余人。

  海子高中就读的母校高河中学,在海子诗歌入选人教版教材后也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祭奠活动。

  民间的悼念活动从海子死后,就一直没有中断过。

  2009年海子离开人世20周年,由怀宁县政府和新安晚报共同举办了纪念活动。海子生前好友、著名诗人西川也特意来到现场吊唁海子。海子曾就读的高河中学,也来了几十名师生,凭吊仪式上,学生们还朗诵了海子的诗歌。

海子故居

海子的父母年事已高,但身体还算硬朗。每年清明前后,老两口都会很忙碌,因为总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学青年来这里看望海子。

  这种看望和拜祭的另外一种变化,是使得海子的老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最先的老屋,到2004年利用海子诗集的稿费在查湾村部附近买了一块地皮,并且盖了一间平房,还请了当地的书法家题写了“海子故居”四个大字篆刻在大门头上。

  “故居”像是专门为了那些到访者而建造的,它的另外的功能是让海子的父母安享晚年。在这里,海子的父母俨然成了守候者,不断地和来访者谈论着有关海子生前的一些往事。应该说最初几年,来看望海子的人大多数是真诚的,而且实实在在读过海子的一些诗,是出于对海子诗歌本身的热爱,所以才来看望海子。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海子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人们已经不再关注海子诗歌本身了,而是关心海子对他们能够带来什么。用西川的话来说“他们关心自己比关心海子更多。”

海子传记

散文家苇岸在他回忆海子的文章里曾经这样写道:“关于海子,我们应该做的还有很多:世上应该有一部《海子全集》,应该有一本海子传说。”而20年后,人们所看到的便有了这样三本书:燎原的《海子评传》、余徐刚的《海子传》、周玉冰的《海子诗意人生》。

  这三本书中燎原的评传是直接对苇岸这段话的呼应,而后两本书则有了一些为神化海子而推波助澜的成分。因为这两本书里包含着太多臆造的东西了,因此也饱受异议。一方面人们渴望海子回到他最真实的生活里,另一方面又在有意或无意中将其神化。譬如在余的书里,反复说到海子卧轨的铁轨是“天梯”,是通往天堂的。而西川在《死亡后记》一文就曾经明确表态地说“如果海子真的那样,肯定脱不了演戏的勾当”。

  这种为迎合大众而写出的传记,无疑是十分可怕的,它的可怕性在于,书中一些臆造的成分会像瘟疫一样传染给那些不明真相而又热爱海子的读者们。

  相信海子对于很多人都很重要,但显然的是神话光环中的海子无疑总是会伤害到逝者本身!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时代诗歌网首页 » 当代诗话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版权所有 © 时代诗歌网络公司 《时代诗刊》编辑部 《网络诗人》编辑部 Copyright © The Poetry Times, Inc. (English)
     名誉站长:诗阳   友情链接   诗刊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