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颜
加入时间: 2007/08/14 文章: 141
|
时间: 2010-1-28 周四, 上午4:44 标题: 隋文帝免酒税而兴唐诗 |
|
|
酒和盐、烟一样是具有高额利润的产品,对国家开辟财源有莫大裨益。汉武帝天汉三年,决定国家对酒实行寓税于价的专卖。“计其利而十分之,以其七入官”,这就是说,国家的专卖获利要占全部酒利的70%。此后,历代朝廷或课税、或专卖,念念不忘酒的财政收入。
隋文帝杨坚有鉴前朝北周,“官置酒坊收利”,遭百姓强烈反对的教训,于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决定取消政府的酒利,使酒近七百年来,第一次走上了无税之路。
取消了酒税,意味着鼓励酿酒业的发展和民间饮酒的普及。酒与诗文的关系是相互的,盛唐文学中的诗文几乎有一半是在酒兴中写出来的。现存的50000多首唐诗中,直接咏及酒的诗就逾6000首,其他还有更多的诗歌,间接与酒有关。可以说,唐诗中有50%以上,是酒催生出来的。因此,有人说酒涌诗华,从唐诗的创作来看,一点也不为过。如寒山的“满卷才子诗,溢壶圣人酒。……此时吸两瓯,吟诗五百首。”张说的“醉后乐无极,弥胜未醉时。动容皆是舞,出语总成诗。”杜甫的“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及“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无不是醉中得意吟诗,醉后下笔如神,诗随酒意喷薄而出所致。
在醉中,诗人的想象力特别丰富。平时难以喷涌的奇思妙语,独特构思,都会突然出现井喷,有时连诗人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像李白的《月下独酌》: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样的奇思妙想,就是李白,若不在醉中,也很难想象得出来。戎昱在《花下宴送郑炼师》中的“客醉花能笑,诗成花伴吟”,形容酒醉中的诗人高兴,花也会发笑,诗作己成,花也会跟着诗人伴吟,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想象和意境!在醉中真可谓涉笔成趣,触目成诗。
随着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的爆发,军费开支浩大,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处于艰难竭蹶之中的唐王朝,自唐代宗登基的公元763年开始不得不重新开征酒税,从此,结束了隋唐180年酒无税的局面。到了唐太和八年(公元834年),朝廷财政的酒税收入竟高达150万缗之多,占全国当年财政收入的1/8。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后世的《中国文学史》竟如此凑巧地把公元763年确定为盛唐文学结束之年,足见国家税收政策对文化发展的巨大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