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松壑
加入时间: 2007/08/20 文章: 127
|
时间: 2010-1-12 周二, 上午6:00 标题: 明迪 复调叙述中的对位:读臧棣《纪念罗德里戈丛书》 |
|
|
听西班牙盲人音乐家罗德里戈的传世之作《D大调阿兰胡埃斯协奏曲》,最令人感动的是第二乐章,吉他一拨响,323-345654-323--,眼泪就开始打转,说不清是一种什么力量,无以抗拒。诗歌语言也有这样的潜在能力,但在一瞬间就能够打动读者的诗,不多。
《阿兰胡埃斯》作为协奏曲,作曲上采用的是古典音乐中常见的对位法,演奏上采用了吉他与管弦乐之间的对话方式。不知是出于巧合还是洞察,臧棣的《纪念罗德里戈丛书》一诗,用了排比句的形式和对比的方式,“比孤独,”“比默契,”“比心灵,”“比灵活性,”“比哪一点更突出,”“比你我,”“比西班牙是否动人”。正如罗德里戈的对位中有许多变奏的部分,譬如,从323(米瑞米)的反复出现,过渡到变奏4323(发米瑞米),然后推向323的变调形式656 (拉嗽拉),臧棣的排比也是不断变化、推进,没有“比XX”一路走到底,“比哪一点更突出”就像4323一样突出,而最后一行“比西班牙是否动人”,如同 656-67i545一样,把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以至于最后一句“我们就会陷入你一个人的伟大”,将你一剑击倒,除非你对这首诗没有感觉,除非“比孤独,我们会遭遇爱情”没有一开始就打动你。
罗德里戈的吉他在与英国管、黑管、长笛、巴松对话时,语调是安静祥和的,虽然他在叙述一件很痛心的事件(妻子流产)。臧棣在“比孤独”时,也没有用悲哀的调子,而用了一句非常有个性的口语“才不在乎你付没付印花税”,因为他不让你陷进孤独中,而是要和你开句玩笑,正如他常说的,他鄙视悲观,所以即使是听感伤的音乐,说感伤的话题(比一比谁更孤独),他也要用轻松的口吻。
在简单地分析了一下形式和语调之后,很难再逃过内容了。形式和内容既可以一致,也可以逆向,形成反差。罗德里戈在向我们描述阿兰胡埃斯花园时,把一个盲人所能感觉到的清风,鸟鸣,木棉花的芳香,空气中的水分子,池子里的喷泉,一一向我们展示了,让我们与他一起重渡蜜月。他在第一乐章里用了舞曲的欢快速度,在第三乐章里用四二拍和四三拍交叉的节奏,而在第二乐章柔板里,用平缓的速度,朴素的乐句,向我们讲述西班牙内战结束后他和妻子流浪而归的心情,在阿兰胡埃斯携手散步,一起痛惜失去的孩子。臧棣在纪念罗德里戈的诗里想说些什么呢?我还是照字面来理解吧:你我都是孤独的,但在最孤独的时候会遭遇爱情,无论出于巧合还是造化。爱情来到的时候才不在乎你付没付印花税呢(我们需要付的税款中属印花税最可笑)。但美妙很容易见底,所以最好控制一下速度,更默契一些。当我们都有伤痕累累的过去时,善意地理解很困难吗。(这里提到的“人性”,也许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不妨参照他的《新观察丛书》一诗中“天性”与“本性”的对比。天性与生俱有,本性有其它因素,如果不下意识地去克服本性中的恶,就会更加丑恶。)情爱中的恐惧比爱情神话美妙,不美妙就不复杂了,关键是包容心。然后他从 “心灵”到“灵活性”,一步一步过渡到“伟大”。这首诗到底想表达什么?与罗德里戈有什么关系?我想在分析了结构和风格之后再来看,可能会清楚一点。
《阿兰胡埃斯协奏曲》综合了巴洛克音乐的古朴、古典音乐的优雅、和西班牙民谣的抒情,给人美丽而不艳俗、悲痛而不哀怨的感觉,即使是最后欢快的舞曲,也以不同节奏互相制约,使我们在十九分钟的历程中走向一个高度,但仍然保持安宁的心境。乐章布局是“快-慢-快”的协奏曲格局,第一乐章快板,标准的奏鸣曲式,富有戏剧性,第二乐章慢板,具有抒情性,第三乐章回旋曲式,回到快板,富有技巧性,但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双轨螺旋体渐进,两个主题同时贯穿于整个协奏曲,这是典型的复调音乐。罗德里戈的创新在于将具有西班牙民谣元素的旋律323-345654323,节奏自由地融进严谨的结构中,并且运用了几乎所有西方古典音乐作曲的技巧,赋格,卡农,变奏,调式和声,二声部对位,etc. etc. you name it,而吉他演奏上的技巧运用更是惊人。音乐家和诗人一样,都在寻找突破口,即怎样将内心情感用符号表现出来的最佳方式。罗德里戈作为一个不会弹吉他的作曲家,选择吉他这一最具有西班牙民族色彩的音乐载体,为世人留下了一首 timeless(超越时间)的吉他协奏曲。第二乐章被改编为提琴独奏,小号独奏,单簧管独奏,甚至独唱,但都只有旋律美而无技艺上的华彩,因为无论是提琴还是木管或铜管乐器或者人声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表现长音,而弹拨弦乐如吉他则需要利用轮指来表现延长音,此外在强大的管弦乐队前,音量薄弱的吉他只有借助泛音来表现“强度”,或者说以亮丽压倒乐队的强度,所以无数吉他手都对阿兰胡埃斯第二乐章着迷,从爵士乐手到摇滚乐手都演奏过这首古典吉他曲,而与其它经典吉他独奏曲相比,《阿兰胡埃斯》除了技巧性,更具有音乐性,每一句旋律都是用心灵写出来的。
西方正典音乐的核心是复调,表现方式是对位(counterpoint),从文艺复兴时期到巴洛克时期,到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到新古典主义,不断改革,创新,但万变不离其宗。将其中的精髓和精神延展到诗歌创作上,中外诗人都在探索,即怎样将复杂而多彩的人生呈现于诗中。仅举一个小例子,美国诗人托尼·巴恩斯彤采用严谨的十四行商籁体写现代主题,比如《悲伤的爵士乐》和《战争之舌》,前者写情感,后者写二战,这是我近年来读到的最感人的两本诗集,严谨的韵律不但没有束缚主题的自由表现,技艺难度和复杂性反而丰富了主题。我读臧棣的诗年头不太长,印象最深的是他的纪念系列,每次纪念某个人,他都捕捉到了这个人一生的亮点,以及这个亮点怎样照亮了他(臧棣)生命中的某个阶段,比如《纪念保罗•克利丛书》,起句“认识你是因为罪”一下子就紧紧抓住了我,一直到结尾“我多么想谦卑地跪下来,但跪在谁的面前呢”,有如在读我自己的童年--青年--成年,我们这代人的成长过程与思考都浓缩在这首诗中。那么罗德里戈带来的是什么启示呢?孤独与困境中人性的光辉。《纪念罗德里戈丛书》一诗将个人情感和对人性的体察,对人生和对诗歌的思考,这些多重主题揉在一起,用简单和复杂句式的穿插来表现生活的单纯一面和复杂一面以及交叉重合。“比心灵,意味着给两人之间的风格装上一个开关,/轻轻一按,沉重就有了迷人的灵活性。”(对于罗德里戈而言,心灵即风格!) 罗德里戈和臧棣都追求风格,所谓风格就是别具一格的风采,也就是从传统中走出自己独特的具有迷人风采的格调。罗德里戈在繁复的音乐格律和高难度技巧中表现了美的单纯,臧棣在复杂多变的语言结构和句式中表现了爱的单纯,他们两人的交接点在于将沉重的主题用轻柔的音乐语汇或诗歌语汇表现出来,举重若轻,其共同特点是都具有温暖明亮的风格。
读臧棣的诗,除了体验一种纯粹的情感和乐观精神之外,我主要看他怎样处理个人经验,怎样将经验提升,文学化,用极富有表现力的、个性化的、创新的语言和近乎于驳论的句式展现出来,我不敢上升到汉语诗歌发展的高度来谈他对汉语诗歌的贡献,只是细细品味他的诗以及诗歌语言的复杂性和单纯性所带来的阅读享受和经验共鸣。写到此,还用再点出这首诗的主题吗,复杂与单纯,以及复杂与单纯之间的种种奇异和美妙,尽在眼前。
2010.1.
附:
纪念罗德里戈丛书
臧棣
比孤独,我们会遭遇爱情。
多数情况下,美妙很容易见底,
快一点巧合慢一点,造化自有分寸,
才不在乎你付没付印花税。
比默契,我们全都在我们的水平线以下。
不美妙也不复杂。一块伤疤用另一块伤疤指出
我们的人性究竟困难在哪里——
情爱中的恐惧甚至比爱情中的神话更美;
深刻于颤栗,也不是不可能,
关键是看你能包容多少宇宙的压力。
比心灵,意味着给两人之间的风格装上一个开关,
轻轻一按,沉重就有了迷人的灵活性。
比灵活性,你会进一步地体会到
天赋的作用可能远大于我们之间
你所熟悉的任何一种起伏。在哪里跌倒,
就在哪里逆反。比哪一点更突出,
我们会面对在我们的复杂和单纯之间
有太多的你。你总要比你多出一块。
比你我,无非是比希望还会怎样打发我们。
比西班牙是否动人,我们就会陷入你一个人的伟大。
2010.1.
注:胡瓦奎因·罗德里戈 (Joaquin Rodrigo,1902-1999 ),西班牙作曲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