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倩倚
加入时间: 2009/08/14 文章: 106
|
时间: 2010-1-09 周六, 上午2:37 标题: 韩东:小安的诗歌 |
|
|
南京 韩东
小安的诗在圈子里备受推崇,但在更大的范围内小安并不为人所知。我有幸认识小安,有幸和这样天才而高洁的诗人处于同一个时代。我们曾多次见面,她的诗集我更是一读再读。
小安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的“非非”,她是“非非”“第一诗人”杨黎的前妻。他们因诗歌而结缘,我也因为诗歌而结识了这对前夫妻。“非非”作为一个诗歌社团以喧哗、叛逆著称,然而小安一如其名,是安静的。她没有参加过任何情绪激动的争论,甚至也没有过任何意在自我确立的诗歌主张或言论。小安基本放弃了理论或舆论的营造,不攻讦他人,也不自我吹嘘。讨好卖乖的事更是没有。她只是写诗,在“枪林弹雨”中一路走了过来。小安置身于一个最具进攻性和自我膨胀的诗歌团体,位于它的核心,却好像那一切与己无关。甚至连对批判的批判都没有。这是奇怪的,也是感人至深的。我似乎听见小安在说:打仗,那是男人们的事。岁月流逝,她又说:争勇斗狠是幼稚的表现,这些长不大的男人呵!
诗歌只是一个因缘,小安与一帮写诗的人结识了。事情到此为止。小安以她特有的智慧将诗人朋友转化为生活中的朋友。他们以诗歌的名义经常相聚,却不谈论诗歌,至少小安不谈。至少我没有听她谈过。小安不谈诗,但一直在写诗。而那些大谈特谈诗歌以及诗歌政治的人倒未必在写。这就是小安的与众不同,也是她的超越。她不仅不谈诗,也很少参加正式的诗歌活动,什么讲演、讨论、交流、访问更是没有。倒不是小安由于清高故意拒绝这些,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我从没有听小安宣布过这方面的个人原则,对于热衷于活动的诗人她也不加以排斥。在出世和入世的两极选择中小安从不选择,只是安坐不动。对于成功成名既无积极进取的态势,也无不屑一顾的孤傲,两张牌她都不打。如果说,大隐隐于市,小安就是了。需要指出的是,这个“市”并不是诗歌的集市,不是任何官方或者民间。它就是成都的市井,是市井生活本身,麻将桌或者火锅店,而非别的什么。并且那个“隐”的动机在小安那里也是不存在的。
我曾就近观察过小安。就形象而言,她也是不好归类的。年轻时美丽,中年后灿烂那是不用说的。但你很难看出她的身份。小安当过兵,后来一直在精神病医院工作。但在她的身上丝毫不见军人的痕迹,也没有护士的影子。当然她也不像艺术家(虽然烟不离手),更不像家庭妇女(虽然身为人母)。你在小安身上感觉不到地域造成的狭隘,然而她一张口便是成都方言。焕发着浓浓的世俗生活的亲切,言谈之间却又如此开阔。总之小安是神秘的,在质朴之中这份神秘更是意味深长。
小安是有过阅历的人,人生的道路可谓曲折多变。但她的诗歌却从不激烈悲愤。按她自己的话说,“我没有把这些悲苦与寂寞放进我的诗歌里,我把它们平静地处理掉了,我想我的诗歌是快乐和美丽的。”
的确,小安的诗歌里有一种特别优雅平静的调子。但不知道为什么,每次读她的诗我都有一种流泪的冲动。也许,这就是天才的能力吧?将悲苦转化为美丽,让美丽还原为寂寞—在一个虔诚如我的读者那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