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人
加入时间: 2007/08/17 文章: 124
|
时间: 2009-9-22 周二, 上午12:45 标题: 专访珠江诗歌节总召集人、诗人、学者胡续冬 |
|
|
它与城市的幸福指数相关,与经济指数无关
记者:今年是你第四次参加珠江诗歌节,并出任活动的总召集人,“召集人”之于诗歌节是一个怎样的角色?
胡续冬:理想状态下的“召集人”应该是类似活动中的学术委员会的角色,他们独立地在活动主题的确定、艺术家和作品的遴选等环节展开工作,对整个活动的艺术品质负责。
但是就中国的国情而言,你要是在一个面向公众的活动中设学术委员会,主办方会感到非常困惑。我觉得“召集人”这个称谓也挺好,很有喜感,符合中国人的江湖想象,感觉像是一个跑江湖的拎个喇叭在码头上呼唤各路人等。这个称谓洋溢着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气氛。不过作为所谓的“总召集人”,我并没有做什么事情,倒是各个站点的召集人们非常尽职尽责地做了很多工作,他们都是各地颇有号召力的诗人,但他们做的事繁琐得超出了理想当中的学术委员会的职能,基本上都在干着国外诗歌节上协调人(coordinator)的累活儿。
各地的召集人所召集到的诗人们都是相当赞的,如果说有什么共同点的话,我认为主要是:都是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写诗的人;都是愿意与公众分享诗歌的魅力、具有文化亲和力的诗人;都是希望在诗歌的现场呈现方式上做出独特探索的诗人。
记者:这次有六个站点,设置分站点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将会体现在哪些方面?
胡续冬:这几年来,各地风起云涌的诗歌节乃至山寨诗歌节影响力基本上都超不过朗诵台周边的二亩三分地,而今年的珠江诗歌节通过“六城联动”的方式来探索、实现让诗歌与公众对话的理念,这种努力本身是相当值得肯定的。
从诗歌节的模式上来说,前三届珠江诗歌节真正探索出了一种把诗歌带进社区、增进诗歌在公共空间中的活力的模式,第四届珠江诗歌节把这种模式传播到其他的诗歌文化活跃地带,将会激发这些地带在诗歌与公众关系方面进行更有益的探索。
另外,就诗歌来说,以往的诗歌活动多是由北京传播到其他城市,这次珠江诗歌节向包括北京在内的其他城市传播,是诗歌文化资源趋向于多极化的一个有力的证明。
记者:珠江诗歌节的独特价值是什么?有哪些东西是需要严格把守和坚持的?
胡续冬:它的独特价值在于,它坚持吸纳多元化的诗歌力量,为一个城市乃至更大范围内的公众生活注入不可或缺的诗意和想象力。珠江水系本身所具有的多元性、去等级的平等性,正是珠江诗歌节的诉求:打破诗歌圈子的限制,开放地接受优势诗歌资源,并迅捷有力地将它们带至大海(公众生活)。我想今年各个站点都会继续秉承这一传统。
记者:珠江诗歌节除了诗歌朗诵之外,也引入了现代舞、实验戏剧、电影等跨界活动,你认为“诗歌双年展”和艺术双年展,对城市的意义有何不同?
胡续冬:珠江诗歌节在诗歌的跨界呈现方面做出的探索已经是有目共睹的了,但我觉得还需要在今后的珠江诗歌节中进行更靠谱、更有效的尝试。虽然重返诗歌的听觉魅力、激活诗歌的视觉延展性是全球诗歌现场活动的趋势之一,但跨界一定要出自诗歌表现力的内在需求,不能勉强拼凑。
我不清楚各城市的艺术双年展受到了怎样的诟病,但我猜测可能是由于浮躁的艺术市场让双年展变得急功近利、幻觉丛生。“诗歌双年展”肯定不会这样,因为它没有艺术双年展背后的艺术市场泡沫及其催生的巨大的利益驱动力,它相对来说显得更单纯、质朴一些,它只作用于一个城市的情感与表达、记忆与想象力,而不直接作用于这个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它与一个城市的幸福指数相关,而与经济指数无关。
记者:你对今年的诗歌节有着怎样的期望?
胡续冬:“声带上的中国”主打的还是:重返诗歌的现场感染力,从诗人自身的声带上释放诗歌最本质的活力。因此,我期望今年的诗歌节,在这六个城市中有更多的现场听众能够感受到诗歌的声色和气场,这种印象将会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的疲顿中突然获得心智的松绑。
来源:第四届珠江(国际)诗歌艺术节组委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