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平沐沐
加入时间: 2007/08/24 文章: 135
|
时间: 2009-9-15 周二, 上午2:30 标题: 杜甫的民本思想和诗歌中的农民形象 |
|
|
张振雷 文学院
摘 要:杜甫是我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思想的形成过程深受儒家思想和自身经历的影响,其思想主要通过诗歌来体现,具有浓厚的民本主义色彩。杜甫的一生是坎坷不平的,他四处飘泊受尽了人间冷暖,但是正是他不寻常的生活经历,使他近距离接触下层人民。杜甫怀着对下层民众的关心与爱怜,写了许多描写农民生活的诗歌,塑造了一批贫苦农民形象,体现了杜甫对下层人民的关爱和同情,是其民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杜甫;民本思想;农民形象
Dufu’s people-oriented ideology
and peasants image in poetry
Abstract: Dufu is the greatest realism poet in our country, and the process of his ideology was deeply shaped by Confucianism and his personal experiences, of which the predominance ideology was embodied via poetry, wearing a great touch of people-oriented atmosphere. The whole life of Dufu was uneven and he adrifted hither and thither and tasted the ups and downs of human life, however , it is justed his unusual life experience ,which make him get close to the lower class,. Dufu wrote many poetry depicting peasants life in the great cherish of care and sympathy toward the subordinate people, thus, pentrating a great number of miserable peasants images, which showed his concern and sympathy for subordinate people ,that is ,his people-oriented ideology was concretely materialized.
Key words:Dufu; people-oriented ideology; peasants image
一、引论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出现了数量颇多的经典诗篇和一批成就非凡的优秀诗人。在群星闪烁的唐代诗歌的天际中,杜甫以其诗歌的卓越成就和他高尚的人格修养成为与李白并驾齐驱的双子星之一。杜甫是唐代也是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最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千多年来,杜甫与杜诗得到了后人的充分肯定和推崇。他被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其被人景仰之处表现在“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他的成就千百年来被前贤今人不断的阐发和学习,其精神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扬。
杜甫作为一名伟大的诗人,现在的研究者更多看到的是他诗歌上的卓越成就,而往往忽视了“诗圣”“诗史”的更深一层的含义。杜甫是一位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影响的诗人。虽然他只是“乾坤一腐儒”(《江汉》),而时刻心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纯”(《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的政治抱负,然而人生的现实并未垂青这位诗人。他虽然才高志远,然而科举考试中却屡次不中,三十岁时依然未进,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羹与冷炙,到处悲艰辛” (《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的辛酸生活,虽然有儒家倡导的积极进取的入世心态,却总得不到当时统治者的赏识。杜甫不仅个人遭遇不幸,更是身处盛唐一去不复返的衰落时期。公元755年,安史之乱暴发,动荡的社会使他身陷“漂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的悲惨下场。命运的坎坷虽然扼杀了杜甫政治理想,却对他的诗歌创作长生了重大的催化助推作用,其忧国忧民的思想并没有因为仕途不济而有半点消褪,广泛的接触下层的农民百姓,反而激发了他爱民、惜民的赤子之心。在杜甫的诗歌中塑造了一大批下层农民形象,通过这些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再现了农民的悲惨生活,客观的体现出了杜甫朴实的民本思想。
二、杜甫的民本思想及成因
纵观杜甫一生,结合其诗歌作品,可以深深的感受到杜甫的忧国爱民的情怀,他始终怀有矢志不渝的崇高政治理想,关注人生与社会的现实状态,采取积极入世的人生心态。他始终不记个人得失的关注社会百姓,尤其深深的忧虑下层农民的疾苦,并努力的大声疾呼要求改变这种现状。在安史之乱发生之前,他就饱有忧患意识,“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对于社会现实之中存在的黑暗现象,他愤声疾呼“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安史之乱之后,他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而叹息道“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北征》)。困顿之中的杜甫,心中忧虑的不是自己,而是生活在身边的其他穷苦百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他炽热的大爱之声。杜甫的后半生是在漂泊之中度过的,此间写下大量的反映下层百姓生活的诗篇。宋代的王安石非常佩服杜甫的诗歌和人格,他在《杜甫画像》一诗中对杜甫总结到:“常愿天子圣,大臣各伊周。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伤屯悼屈止一身,嗟时之人死所羞”。
杜甫的叙事诗中大量描写农民生活,是以诗的形式对儒家爱民思想深刻而生动的诠释,他饱含对天下苍生的炽热情感,在当时动荡的社会环境以及自己的不平遭遇之中,通过诗歌表达出关心百姓,仁爱、无私的民本思想。杜甫的民本思想形成的过程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
杜甫的思想,具有深厚的儒家思想根源,他是以儒家思想来指导自己的言行的。杜甫的儒家思想观念在其诗歌中多有体现,如“乾坤一腐儒”,“儒生老无成”,“干戈送老儒”等句。杜甫的性格不同于李白的飘逸洒脱,他遵循儒家倾慕先贤,经世致用的教导,杜甫具备儒家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的志愿,他的个人理想和追求是始终同社会现实相伴而生的,儒家思想中济世安民是其终于一生的信条。在动荡的社会中,他面对农民百姓的悲惨生活而愤懑,通过诗歌来宣泄内心的压抑。
杜甫偏重于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在思想上主要受孟子民本思想的影响。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当时各国为了领域的争夺,战争不断,人们饱受之苦。孟子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他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希望通过社会改革来缓和君民之间的矛盾,使百姓过上安定生活。杜甫深受孟子影响,以民本思想为指导,创作了大量的反映民生疾苦和社会弊端的现实主义诗歌,充分反映了对孟子们本思想的继承。宋朝黄彻说:
“孟子此篇,论君子与民者居半,其欲得君,盖以安民也。观杜陵‘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胡为将暮年,忧世心力弱’,《宿花石戍》云‘谁能扣君门,下令减征戍’,《寄柏学士》云:‘儿时高议排金门,各使苍生有环堵’,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而志在天下寒士,其心之广,异夫求穴之蝼蚁辈,真孟子所存也!东坡问:老杜何如人?或言似司马迁。但能名其诗耳。愚谓老杜似孟子,盖原其心也。”①
黄彻这段话将杜甫和孟子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认为杜甫继承了孟子的民本思想。这种民本是想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杜甫反对非正义的战争对
农民百姓的迫害,表现出了一种非战思想。杜甫反对统治者为开疆拓土而进行边疆战争。在《前出塞九首》其六中道:“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在《兵车行》中写到:“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杜甫对这种为了一己私欲而士卒生命如草芥的战争,持反对的态度。作为传统的封建士大夫,杜甫虽站在统治者角度,赞成为维护统治者的利益而进行的战争,但在安史之乱中,面对战争的巨大破坏,人们深受战争之苦,同时看到了朝廷的种种弊端,认识到安史之乱久未平息的原因。从诗歌中可以看到杜甫对国家和百姓的担忧。杜甫民本思想另一方面主要表现在敬民、爱民的态度。杜甫继承了孟子的民本思想,但是杜甫与孟子的立足点不同。孟子主要为了统治者的统治而服务,倡导实行“仁政”,而杜甫是站在穷苦百姓的角度,深入的了解百姓生活的苦衷,用诗歌来反映百姓的生活面貌,体现的是一种对百姓的关爱与敬重。
杜甫的民本思想与其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而他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经历又使其民本思想有了新的特点,其爱民、亲民的情怀更加殷切。四他处漂泊的经历,使他写出了大量反映农民困苦生活的优秀诗篇。
(二)民本思想与杜甫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
杜甫不幸的一生是其诗歌创作的现实基础。杜甫虽自己说:“自先君恕、预以降,奉儒守官,未坠素业”。又说:“诗是吾家事”,“吾祖诗冠古”。可以看出,他出身于一个有着儒学传统和文学传统的官僚地主家庭。但杜甫的一生却充满着坎坷。他出生在在唐王朝逐渐衰落时期,家庭亦早已破败。杜甫虽少年即显示出非凡的才华,但却屡次科举不中,仕途上的不顺注定固有忧患思想的天才诗人杜甫的一生是困顿的。从天宝四年开始,三十五岁的杜甫开始了困居长安十年的生活。他到长安本是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纯”的远大理想和追求功名的政治报负而来的,第二年参加科举考试,不料被奸臣李林甫使用卑鄙手段遮盖玄宗耳目,最终杜甫被挡在了科举进仕的大门之外。旅居长安十年杜甫饱受人间冷暖,受尽生活的折磨,有诗云:“骑驴十三载,旅居京华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晨,残羹与冷炙,到处潜悲辛。”这首诗杜甫十分深刻的表达出了当时生活无奈的境地,加上当时寄居在奉先的小儿子饿死,杜甫所受到的生活压力可想而知。由于生活的环境使得杜甫接触到的大量和自己一样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民百姓,他比较了解他们的真实生活,心理上的距离比较接近,于是杜甫逐渐形成爱民、惜民的情感。
755年(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叛乱,开始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对杜甫的思想和创作都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长期的战争使得社会遭受巨大的
① 黄彻:《巩溪诗话》卷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5页
摧残,淡然杜甫也未能幸免,他因为战争而国破家亡,不得不四处迁徙。在流离失所之中杜甫更是目睹了农民百姓的生命遭到残忍的杀戮,财物被掠夺,房屋被烧毁。战争造成了荒烟蔓草、累累白骨,面对社会的现实杜甫看到了战争所造成的灾难,亲身体会到生活在其中的百姓的煎熬,于是更产生了同情之心带着厚重的历史责任感和个人的使命感,在此时期杜甫写下了许多生动感人的叙事诗,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这些诗歌不反映了当时血雨腥风的时代背景,更是体现了杜甫的爱民、忧民的高贵品质。这种民本思想体现了杜甫高尚的人格操守.
三、杜甫诗歌中农民形象
由于受儒家思想的的影响和个人一生不幸的经历,使得杜甫具有浓郁的民本思想,写出了大量反映下层百姓生活的诗歌。由于杜甫接触的多为受到严重迫害的农民,所以这些下层百姓多以农民的形象出现。杜甫诗歌中塑造的农民形象多是不幸的,他们受到多方面的打击、剥削,繁重的赋敛和频繁的兵役战乱使得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农民过着悲惨凄凉的生活。杜甫诗歌中所塑造的农民形象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繁重的赋税剥削下的农民—以《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为例
杜甫诗歌所反映的内容大致可以安史之乱为分界点,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首长篇叙事诗,就是由前期向后期转变的明显标志,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反映了当时的黑暗现实,通过对农民生活的真实描写,比较集中的表现了杜甫的民本思想。
杜甫素有“奉儒守官”的家族传统,心怀为官之志,然而不幸困顿长安十年,直到天宝十四年他四十四岁时,方才得到“右卫率府兵曹”的小官儿,其职务是 “掌武官簿书”。现实与理想差距甚远,以及不满官场的趋炎附势,于是杜甫决意辞官不做。《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首诗写于杜甫辞官后从京城去奉先看望寄居在那里的妻儿的路上,写出了一路上的所见所感,深刻的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在诗歌的第二段中,从“凌晨过骊山”至“霜橙压香橘”二十八句诗,写路经骊山时的所见所闻。杜甫途径骊山,恰逢唐玄宗率贵妃宠臣在华清宫寻欢作乐。面对如此奢靡的场面,“窃比稷与契”、“穷年忧黎元”的杜甫怵目惊心。“彤庭所分帛,本自寒门出,鞭打其夫家,聚敛贡城阙!”“彤庭”和“寒女”对比鲜明;“鞭打”、“聚敛”将当地农民的生活状态昭然若示。面对统治者“君臣留欢娱”、“赐浴皆长缨”,巨大的现实差距使得杜甫痛呼“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接着第三段,杜甫通过自己的悲惨写到其他农民的生活痛苦状况。“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这二十字凄婉动人,情真意切,然而“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杜甫亲眼看到自己的儿子因饥饿而死,内心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然而这种悲惨出境的并非只有杜甫一家,“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里巷”之所以“呜咽”,大概是其他农民家里也有孩子饿死了吧。“岂知秋禾登,贫窭有仓卒?”诗歌中的“贫窭”不仅是指自己,也包括“呜咽”的邻人,包括所有的贫苦农民。这里所写的“呜咽”邻人和上一段的“寒女”“贫夫” 是当时所有农民的一个典型,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唐玄宗后期,生活腐化,沉迷于声色,权相杨国忠把持朝政,奸臣当道,朝政极度腐化。这种荒淫无度、纸醉金迷的腐乱生活,是建立在对普通百姓残酷的剥削基础之上的。在繁重的赋税徭役之下,农民生活穷困不堪,就连免遭租税、兵役的杜甫,都难逃幼子饿死的酸辛,那么负担着沉重租税和兵役的农民的处境是何等的艰难也就可想而知了!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真实而深刻的描写了被繁重赋税剥削的农民形象,通过统治者的腐朽生活和农民的艰难处境相对比,体现出了作者对农民阶级的担心,他在诗中吟道“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面对百姓生活的痛苦不堪,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杜甫恐有慨叹。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仁民爱物”、“人饥己饥”的民本思想。他虽然仕途失意,屡受挫折,过着饥寒交迫、颠沛流离的生活,甚至饿死了孩子,但当他听到“里巷亦呜咽”的时候,他却为与自己有类似命运的平民百姓担忧,正是由于杜甫有着深厚的惜民、爱民的民本思想,他才能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同情民间疾苦,揭露统治着罪恶的爱憎分明的光辉诗篇。
(二)受兵役、徭役迫害的农民形象—以“三吏”、“三别”为例
安史之乱发生后,整个国家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生活在此的农民忍受着兵役、官役的严重迫害。其间,杜甫写下了许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诗歌,其中, “三吏”、“三别”是具有较高艺术成就的代表之作。“三吏”、“三别”写于安史之乱爆发后的公元758年,叛军首领安禄山已死,但是平乱战争仍未取得最后的胜利。由于唐肃宗妒贤嫉能,导致战争一再拖延,不能尽早结束。杜甫战中去洛阳探亲,官军在相州兵败,他随落难的农民回华州的任所,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一路上亲眼看到了战乱给农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回到华州后,难抑心中不平之气,通过艺术的提炼概括,把路上的所见所闻写成了六首一组的千古传颂的诗篇。
《新安吏》是“三吏”中的第一首。诗人经过新安正碰上县吏又在征兵,成年的壮丁早已被抓完,新安已“县小更无丁”,但是“府贴昨夜下”,只得“次选中男行”。中男尚未成年,平日又未受过军事训练,怎么能强行征去打仗呢?杜甫抓住这一被征中男与家人离别的场面写到: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诗人通过中男这一主要的青少年农民形象,描写了其凄惨的命运。被征兵打仗,注定是九死一生,令人哀怜痛心,就连 “白水”和“青山”这种无情的物也好像发出了哭声,更何况送者和行者的生死离别,场面是何等的让人痛心。第二篇是《潼关吏》,诗人行至潼关看到潼关守城的情形,主要记录了诗人和潼关小吏的对话。虽未用过多的笔墨描写守城战士的凄苦,但“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雨”也让人看到在战争中士兵生命如草芥般消失,侧面反映了士兵的苦楚。“三吏”中最脍炙人口的《石壕吏》,通过记叙石壕吏夜深捉人应征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罪恶,反映了广大农民在战乱年代的悲惨遭遇。诗中诗人以旁观者的身份见证了一场悲剧的发生,塑造了一位悲惨而伟大的农民形象。杜甫夜宿石壕村,碰到兵吏夜捉人,有一家三个儿子都去打仗了,其中 “二男新战死”,家中仅剩老夫妻俩和“出入无完裙”的媳妇以及乳下孙,老翁吓得翻墙逃走,老妇只得一人与恶吏周旋,最后难逃被抓走的厄运。诗人虽未直接写战争的残酷,但通过“夜捉人”、“逾墙走”、“前致辞”以及老妪被带走等细节,可以看出战争给农民所带来的悲剧。老妇这一形象的成功塑造,更加深刻的说明了在战争压迫下农民生活的无奈和老妇的勇敢善良,从而更加惊心动魄、哀痛感人!
“三吏”主要写征丁戍卒,而“三别”则主要写生死离别的场面。第一篇《新婚别》,主要写一对新婚夫妇的离别。结婚的第二天早上,新婚的丈夫即要应征赴河阳役。通过妻子的沉痛诉说,“兔丝附蓬蔓,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傍。”从女子的不幸深刻的揭露了统治者强迫农民服役的罪恶,从侧面反映了广大人民在战争年代的悲惨遭遇。《垂老别》描写了一个“子孙尽阵亡”的老人参军的故事。如果说《石壕吏》中的老翁翻墙逃走是为寻求一线的生存希望,那么《垂老别》中的老翁则对于生活已经不自爱留恋了,“子孙尽阵亡,焉用身独完!”子孙全部完了,老妻迟早也是被害,暮年的老翁再也没有挣扎着活下去的希望。诗人写道: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天气寒冷,老妻依然穿着单薄的衣裳在路边哭泣,即将出征的老翁为妻子的寒冷而悲伤。老妻亦明白丈夫此去回了的希望渺茫,但还是劝他加餐保重身体。诗人通过这细小的场面,塑造了一对老人形象,让人看到国家的灾难,人民的灾难。《无家别》是组诗的最后一首,也是最沉痛最悲怆的一首。它主要是写相州溃败后归乡的士兵又被本州征戍入伍的事情。通过士兵归乡后的耳闻目睹和自身的不幸遭遇,描写了安史之乱后农村破败凋零的景象,揭示战争给农民带来的巨大的痛苦。“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这是诗歌中主人公的痛心陈诉。归家,已无家可归;离别,无家可别。想到自己的老母亲,“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生我不得力,终生两酸嘶。”身为人子,尽不到自己的责任,使得他痛苦、绝望,他痛问苍天“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从这一声痛苦的呼喊中,我们能够看到农民生活的绝望,同时也能感觉到诗人在为百姓的灾难而泣血。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三吏”、“三别”是一组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组诗。诗人杜甫以诗歌熔铸历史,以艺术笔墨还原了惨烈的悲剧现实,寄予了诗人对人民苦难生活的无限关心,从杜甫所选取的人物形象——农民的痛苦生活中,充分体现了杜甫的民本思想。
四、杜甫诗歌中的农民形象表现了民本思想
杜甫一生写下了大量忧国忧民的诗篇,充分利用了他的诗笔刻画出一系列广大人民的生活图景。通过描写许多现实生活中的农民形象,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寄寓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作者的思想与作品中农民形象之间的关系主要从三个方面反映出来。首先是杜甫诗歌中广泛描写的是农民百姓贫困与压迫下的痛苦生活。如“三吏”、“三别”,几乎每一篇都是一出悲剧。从这些诗歌中,我们看出了农民被压迫,被屠杀的惨状。通过描写正史所无法记载的下层人物的命运,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存在的残酷压迫和剥削,在农民流着血泪的生活现实中,同时也饱含了诗人自己的关爱人民的血与泪。其次,杜甫在诗歌中所描写农民痛苦的生活时,他并不是采取旁观者的态度来写,而是结合自己的遭遇,对下层百姓的生活感同身受,怀着无限的关爱和同情来叙述的。杜甫描写农民的生活的诗歌,由于饱含真挚的情感,就像是发自肺腑的呐喊,不仅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同时让读者深受感动。如其诗《岁宴行》中“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空。”诗歌里可以显然的看出诗人在为“米贱伤农”为农民报不平,诗人将统治者和劳动人民作对比,一方面写统治者荒淫无耻、穷奢极欲;另一方面则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得不到保障。鲜明的对比,诗人的爱憎情感溢于言表,体现了其伟大的人格。另外,杜甫不仅仅反映农民的不幸生活,同时通过描写农民的悲惨形象,大胆的为农民说话。杜甫作为封建士大夫,从根本上代表着统治阶级的利益,但其具有同情人民、爱护人民的民本思想。在其广泛接触下层百姓的过程中,看到老百姓的苦楚不是不闻不问,而是带有高度的责任感在为百姓呐喊,试图让统治者看到百姓的疾苦。同时杜甫所描写的农民形象,大都具有善良、勤劳的优秀品质,并以热情的笔墨赞美劳动人民的可取之处。
由于杜甫长期处于贫苦农民之间,对百姓的疾苦有切身的感受,所以经常在诗中以悲悯的情怀反映统治者横征暴敛下黎民百姓悲惨的生活。在这些诗歌中,杜甫的诗笔是沉重而尖锐的,表达的是自己的真情实感,一种为民着想的民本思想。杜甫的民本思想并非流于空谈,而是结合自己的见闻塑造了大批真是的农民形象,并通过这些人物形象,以及人物所处的满目疮痍的社会状况,在思想表达的同时倾尽自己的所能来救助黎民。
清人仇兆鳌讲杜甫“公与田夫野老相狎荡,盖能亲厚于人而人共乐之。”①杜甫写出了大量的反映下层人民生活的诗歌,在杜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与创作对象交往的时候是平等的,杜甫与民交往时从来没有士人的高态,也绝不参杂轻蔑厌弃之情,有的只是真诚和尊重。杜甫对下层人民不仅仅是爱怜和帮助,而
且饱含了亲和敬。杜甫与其接触的人民是相互爱护的,他曾在诗歌中说“不爱入州府,畏人嫌我真,及乎归茅宇,邻人未曾嗔”(《暇日小园散病》)。所以杜甫民本思想之中包含了亲近人民、尊敬人民的内涵。在《羌村三首》中第三首里,杜甫描绘了战乱中归家后和邻人相处的感人场面:“父老四五人,问我就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在战乱的年代,人民受尽战争的折磨,然而乡亲们听到杜甫还家的消息,还是相携而来,奉上浑酒为诗人洗尘,这份乡亲之情无不使人动容。诗歌中的感人的场面其实正说明了杜甫平时与相邻相处和睦,正是由于杜甫平时对相邻的爱才换回了大家的爱戴。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中,虽然有满腹为民着想的远大抱负,然而作为诗人,他也只能用诗歌来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杜诗用大量的诗歌记录了民生疾苦,表达了他爱社稷、爱人民、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他的民本思想渗透在诗歌之中,是其情感的支撑。在杜甫独特的诗歌风格中,其民本思想的光辉得到有力的绽放,代代相传,光耀后人。
[1] 仇兆鳌.《杜少陵集评注》.文学古籍刊行社出版.1955年1月
[2] 陈冠明、孙愫婷.《杜甫亲眷交游行年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
[3]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
[4] 李寿松、李翼云.《全杜诗新释》.中国书店出版社.2002年12月
[5] 冯沅君.《中国诗史》.百花文艺出版社.999年1月
[6] 霍松林著.《唐宋名篇品鉴》.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11月
① 仇兆鳌:《杜少陵集评注》卷一,文学古籍刊行社出版.1955年,第815页
致 谢
在我的论文即将定稿之际,特向我的指导老师吴振华老师和给予我帮助的有关单位表达真诚的谢意。
首先我要衷心地感谢吴老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给予我耐心的指导和热心的帮助。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吴老师严格要求,同时又给予鼓励,使我的写作思路得到了极大地拓展。不仅如此,吴老师在论文的总体思路、整体布局以及如何分析问题上给了我极大的启发与帮助,使我的论文结构更加清晰、论点更具有说服力。最后,在需要发挥与创造性思维的第三部分,吴老师给予了我极大的勇气和自信,使我能够克服畏难心理,完成最有特色的一节。这篇毕业论文还很稚嫩,但许多观点是经过我自己的独立思考和逻辑推理完成的,其间学到了许多东西。如果没有吴老师的耐心指导和大力帮助,仅凭我一己之力,在从未写过论文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完成这篇文章的。
此外,我还要向给予我帮助和支持的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表达我最衷心的感谢!
张振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