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湖觞啸
加入时间: 2009/08/22 文章: 78
|
时间: 2009-8-22 周六, 上午3:45 标题: 从校园里走出的诗人朗诵会22日晚举行 朗诵王小妮等诗人作品 |
|
|
由首都师范大学诗歌研究中心、《星星》诗刊理论版和朝阳区文化馆共同主办的《从校园里走出的诗人》朗诵会将于2009年8月22日晚7点在朝阳区文化馆主楼二层展厅举行。
本次朗诵会将朗诵王小妮、于坚、西川、李亚伟、宋琳、海 子、蓝蓝、潘洗尘、苏历铭、树才等诗人的诗歌。在京的一批从校园走出来的诗人将出席本次活动,并有代表登台朗诵。
首都师范大学诗歌研究中心朗诵艺术团参加本次朗诵活动。
中国校园诗歌的历史,第一个高峰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是当年受到闻一多、朱自清、冯至、卞之琳等先生支持的以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学生穆旦、袁可嘉、郑敏、杜运燮等为代表的大学生诗人们,他们为中国新诗向着世界现代诗歌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然而,中国校园诗歌的真正高潮却是出现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那时,在全国形成的以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大、安徽师大、北京大学、北京师大、武汉大学等校园诗人群为核心的大学生诗歌创作队伍人员众多,是当时诗歌热潮的生力军。1980年诗刊社的第一届“青春诗会”,邀请的全国17位顶尖的青年诗人中,就有叶延滨、高伐林、徐敬亚、王小妮、徐晓鹤、徐国静、孙武军等7位来自大学校园。
八十年代大学生诗人的第一梯队,基本上是以1977至1978级为主体的校园诗人们。八十年代大学生诗人的第二梯队,基本上是以1979至1983级为主的校园诗人们。八十年代大学生诗人的第三梯队,基本上是以1984至1989级为主的校园诗人们。从诗歌史的意义上讲,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大学生诗歌运动,开辟了中国新诗史上一个多元写作的新时代。回顾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学生诗歌运动,我们发现,几乎所有当下被视为先锋性的写作或实验,我们都能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学生诗歌写作中找到他的“先驱”。
【信息来源:蓝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