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大江
加入时间: 2009/08/11 文章: 70
|
时间: 2009-8-11 周二, 上午1:55 标题: 芒克:诗人并没有被时代所抛弃 |
|
|
日前出现在青海湖国际诗歌节上的芒克已经头发花白。乍看起来,人们很难将眼前这个温和的中年人与31年前那首犀利的诗——《天空》联系起来。当时,作为“新诗潮”领军人物之一的芒克在这首诗中写道:“太阳升起来/天空血淋淋的/犹如一块盾牌”。他同北岛创办的杂志《今天》,也因为推出杨炼、顾城、舒婷、严力等一大批朦胧诗人而闻名。
现年58岁的芒克,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诗歌创作。当时,他在白洋淀插队期间受到西方文艺思潮,特别是美国“垮掉的一代”的影响,开始“疯狂地阅读西方译著”。
芒克开始创作诗歌,是因为“写诗是最简单的表达方式,只需要一张纸、一支笔”。从1971年开始,他陆续写下《阳光中的向日葵》《没有时间的时间》等中国诗坛的佳作。
此后的十多年里,芒克的作品被翻译成各种文字,应邀参加各种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但他写诗的激情却在上世纪90年代之后衰退,直到2000年重新拾起。2004年,他开始转向绘画,“诗歌是我的一种兴趣和爱好,而画画则是我的一种谋生手段”。
芒克坦言,在过去三十多年中,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影响了包括他本人在内的中国诗人们的创作。“写诗是一个非常独立甚至孤独的工作,而在现今物质化的时代,人们谈的都是很实际的东西,这很难让人静下心来。”
他说,现在的诗人们更加偏重社会化,但各种写作方式都能够并存。在“新诗潮”后,中国陆续出现了知识分子写作诗群、网络诗人、民间写作、第三条道路写作、中间代、“70后”等各种诗歌流派,芒克对这些不同的表达风格给予了充分的包容:“诗歌是一种很个人化风格的创作,广泛了解其他类型,对于诗人了解自己的位置是有好处的。”
虽然日趋物质化的人类精神世界令芒克担忧,但他对中国诗歌的发展前景保持乐观。“我们那个时代,写诗的人数量很少。而现在,诗歌创作的群体很大。而且,文化和精神上喜欢诗歌的人还是不少的,诗人并没有被时代所抛弃。”
时至今日,芒克特立独行的风格并未泯灭。“同写诗一样,我不会在绘画中预先设置一个立场和想法,而是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我不愿成为诗匠,也不愿成为画匠。” |
|
返回顶端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
|
|
版权所有 © 时代诗歌网络公司 《时代诗刊》编辑部 《网络诗人》编辑部 Copyright © The Poetry Times, Inc.
(English)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