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易晟
加入时间: 2007/08/17 文章: 123
|
时间: 2007-9-07 周五, 上午7:24 标题: “以诗的名义……”——郑愁予、屠岸、芒克谈诗 |
|
|
【作者】金莹
8月的西宁,一场诗歌的盛宴在此举行,青海湖国际诗歌节使200余位国内外诗人相聚一堂。在诗歌节中,记者采访了诗人郑愁予、屠岸和芒克,听取他们对诗歌创作和本次活动的看法及感受。
郑愁予:最美的乡愁是一抹青海的蓝
美籍华裔诗人郑愁予称自己的身份是“临时海归”:虽然生活在海外,但中国人文思维的传承和文化的感应,永远存在他身体里面。
郑愁予说,诗人天性就对自然有情,诗歌与自然有着永生之缘。他自己就一直在坚持写山水诗,而山水诗最能表现中国文化的气质。几年前,他出版了一本诗集,在后记中,他表示今后将致力于保护自然的工作。这正与诗歌节的主题不谋而合。他对青海湖诗歌宣言最后一段尤其赞同:“以诗的名义,把敬畏还给自然,把自由还给生命,把尊严还给文明,把爱与美还给世界,让诗歌重返人类生活!”并盛赞这段话“既有最古老的关心自然,又有对人类精神状态的关注。”
郑愁予说,自然与诗歌的起点本在同一个地方。诗歌一开始就是人类对上天的祷词,关注的就是民生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诗歌节倡导通过诗歌激发人们对自然的保护,正是回归到诗歌的本原。
大陆读者熟悉郑愁予,大多源于他的一首《错误》。其诗作中浓郁的古典情韵,曾令一代读者折服。但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他却说,他不在自己的诗歌中使用古代的词汇,也不使用成语。古典传统诗歌中有诸多基型,《错误》即是闺怨的基型,但他却是用简单又新鲜的语言,产生与古典诗歌相通的精神脉络。
这是郑愁予第二次来西宁,20多年前澄蓝的青海湖水曾给他留下过深刻印象。此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欣然写下一句诗意的题词:最美的乡愁是一抹青海的蓝。
屠岸:中国诗歌出现双轨现象
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屠岸是一位温厚儒雅的长者,在对青海青天白云的自然风光表示赞叹的同时,他也表现出对青海深厚的人文传统民族和文化传统的兴趣。
他对诗歌节的主题和宣言十分赞同。他说,人类只有一个家园,保护自然、关心环境是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都要关心的问题。将人和自然的和谐作为主题,是组织者远见卓识的表现。而青海湖诗歌宣言从整个人类的角度出发,充分体现出人的精神。“虽然保护自然的问题不是一个宣言就能解决,但宣言必会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且会越来越大。”
在谈及当下诗歌创作状况时,屠岸表示,中国当下诗歌出现一种“双轨”的现象:就作品而言,一面是泡沫诗歌、庸俗诗歌太多,另一面则是优秀的诗歌、诗人也不少。就生存状态而言,诗歌一方面处于边缘化状态,受到媒体的挤压。很多报纸的文学副刊甚至一些大型的文学刊物不再刊登诗歌;但另一方面,民间的诗歌团体风起云涌,优秀诗作不断涌现,只是缺少发现和推广。
同时,他也认为,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中国现代诗歌出现过度私人化的问题。诗人们往往把个人的情感的和社会隔绝开来。当下诗歌要健康发展,需唤醒诗歌的责任心,表现社会现状,关心民间疾苦。
他说,从最初诗经、楚辞,到后来的朦胧诗派,诗歌在不断发生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这“宗”就是真善美。他强调,诗是人类灵魂的声音,是人性本质的特征,它要歌颂的是人的真善美。人类不灭,对真善美的追求就不会停止,诗歌就不会消亡。
芒克:希望中国有真正的国际诗歌节
北京诗人芒克身上有一股率真和随性。如今的他既写诗,也画画,两不相碍。他认为,中国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诗歌节,“我希望中国有这样的诗歌节,一是办得有意义,有影响,然后是贵在坚持。”他曾在1992年参加过鹿特丹国际诗歌节,“他们都有数百年的传统”。
对于此次国际诗人在青海的聚会,芒克认为,诗歌节应在政府的支持下,坚持举办下去,逐渐成为一个纯粹意义上的诗歌节日。
在他看来,好诗人应该有独特的自我的东西,而诗歌创作是个人的事情,“我活我自己的,就像我尊重别人,别人也尊重我一样”。
芒克称自己到现在也不上网,不玩博客,他在新浪的博客已经有两三年,却一直不是自己打理,最近才开始由妻子接手,放些诗歌和画作。他并不否认网络在诗歌传播中的作用,也相信网络在无形中影响了诗歌的发展。“你开一个博客,有十几万的点击率,读者要比你卖的书多得多。”对于诗歌创作中新兴的现象及人物,他都报以理解的态度。“我们应当宽容,允许不同的写作方法存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