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云平沐沐
加入时间: 2007/08/24 文章: 135
|
时间: 2009-8-12 周三, 上午12:24 标题: “珠江国际诗歌节”筹备工作全面启动 |
|
|
“珠江国际诗歌节”筹备工作已全面启动,据悉,诗歌节定于8月30日至9月20日举行。届时诗歌节将在中国六大城市广州、深圳、上海、西安、成都、北京设置站点,逐一举行诗歌朗诵会。
本届诗歌节的主题为“声带上的中国”。据策展人拉家渡介绍,今年组委会还将力邀歌手周云蓬等为诗歌节担当嘉宾。 |
|
返回顶端 |
|
河南倩倚
加入时间: 2009/08/14 文章: 106
|
时间: 2009-8-14 周五, 上午12:55 标题: 六城联动 珠江国际诗歌节8月29日启动 |
|
|
六城联动,诗歌的声音将在中国相继响起。记者昨日获悉,有“诗歌双年展”之称的“珠江国际诗歌节”已确定于今年8月29日至9月19日进行。本届诗歌节继续由珠江投资集团、南都报系、龙脉传播机构主办,诗歌节将在广州、深圳、上海、西安、成都、北京等六大城市设置站点,逐一绽放。诗人、策展人拉家渡称,珠江诗歌节将继续秉承“互动中的诗歌精神”,在中国诗歌版图的南北西东,启动诗歌发声,将“声音驿站”连接成一个诗歌的中国。
六大诗歌驿站点线结合
“珠江国际诗歌节”由珠江投资集团、南都报系、龙脉传播机构于2002年发起,每两年一届,自创立起就落地广州举办,迄今已至第四届,先后有国内外上百名重要诗人受邀参加。珠江国际诗歌节由于其专业制作、公众互动、主流传播,珠江诗歌节已建立起成熟的运作机制,被广泛视为中国诗歌精神、大众传播、人居文化结合实验之典范。
本届诗歌节的主题为“声带上的中国”,在站点设置上,首次走出广州,在全国分设广州、深圳、上海、西安、成都、北京六大站点,王来雨、张尔、肖水、周公度、阿紫、马萧然为分站召集人。届时,各个分站点会因地制宜地在社区、广场、酒吧、大学等地开展诗歌朗诵等活动。策展人拉家渡称,此次设置分站点的做法,突破以往,六大城市将一如诗歌驿站,点线结合,次第绽放。
原声朗诵依然是诗歌节的最大特色。诗人将辅以音乐、影像等其他艺术形式,朗诵其自选诗篇,广州作为第四届珠江(国际)诗歌节的最后一站,广州的诗歌朗诵会暨珠江诗歌大奖颁奖于2009年9月20日在广州东方夏湾拿花园举行,届时将有王家新、郑愁予、翟永明、孙文波、李亚伟、臧棣、胡续冬、欧宁、沈浩波、颜峻、马莉、凌越、朱子庆、宋晓贤等近百位诗人出席。
影响由诗人圈扩大到社会大众
珠江诗歌节向来注重诗歌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合作,致力探索诗歌与公众、商业与艺术之间的合作,之前三届曾先后出现了诗与戏剧、诗与音乐、诗与舞蹈结合的艺术形式,形成“一部走动的声音诗歌史”。
据策展人拉家渡介绍,今年组委会还将力邀国内著名摇滚艺术家左小祖咒、“音乐公民”周云蓬以及2009年“音乐黑马”邵夷贝担当嘉宾。据悉,戏剧新锐麦荣浩、“现代舞狂”龙云娜也将积极投身诗歌节,根据诗歌精神原创自己的最新作品并在诗歌节上精彩呈现。
拉家渡认为,珠江国际诗歌节从广州出发,波及全国,由国内至国外、由诗人圈层到社会大众,已形成了当代诗歌史中最具有生命力、最具开放性、最具合作精神的诗歌节。他表示,“经历2008年开始的世界经济衰退和中国地产的市场严冬,珠江投资集团和南都报系坚持今年诗歌节如期举办,其品牌影响和文化意义得到了充分彰显”。
珠江投资负责人、策划人秦彤对此表示,“任何困难都是暂时的,唯有诗歌之力绵绵不绝;通过珠江诗歌节我们看到,我们推动诗歌,诗歌也反过来推动我们”。南方都市报副总编辑、南都周刊总编辑陈朝华强调说,“办好诗歌节是一种态度,我们希望媒体和诗歌从不同的角度帮助着人们认识世界的美好。”
专访策展人拉家渡
诗意如氧,我们要唤醒日常生活中的诗歌精神
要在商业力量中获得健康肌体
南方都市报:今年的亮点之一是设置了六个站点,并提出“诗歌驿站,点线结合”的全新方式,能介绍下为什么会进行这样的设置?六个站点之间怎样衔接?这是否会削弱广州作为诗歌节策源地的位置?
拉家渡:珠江诗歌节发轫之日就提倡一种“互动中的诗歌精神”,本届分设六个站点首先是出于城市互动的考虑,六个城市从分布上看位于诗歌版图的南北西东,从隐喻上来说,我们分别在这些城市启动诗歌发声,获取到的将是一个个城市精神的切片。、诗歌站点之间的呼应能让珠江诗歌节走出广州,从形式上更具开放性和合作性。
六个站点分别在不同的时间开展聚会、朗诵和表演。我们在视觉、调性上统一把握,各地因地制宜根据城市特点而选择在社区、广场、酒吧、大学进行。我们在当地除了有城市召集人,有广州珠江投资集团在当地员工的协助,我们还会分赴各地进行定向沟通、统一布置。站点与站点之间独立开展,但时间上尽量拉开档期,还可将每一个站点的经验带入下一个站点。
广州作为珠江诗歌节的策源地,它依然具有“主场”的重要性。广州站设定在6个站点的最后,即9月20日,珠江诗歌奖的颁奖在这一天会揭晓并颁奖。届时,我们会在广州为本届珠江诗歌节画上完美的句号。
南方都市报:作为一个民间主办的诗歌节,六个站点的活动想必会大幅度增加活动的成本,这个问题是如何解决的?赞助商的商业诉求是否会影响到诗歌节的独立性?
拉家渡:成本的增加的确是运作中一个尴尬但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从2008年以来,整体经济环境的收窄,让主办方也承受着一定的压力。珠江诗歌节今年能如常举办,得益于另外两位策划人陈朝华先生和秦彤先生的高瞻远瞩,可以说越是在非常时期,越能彰显珠江诗歌节的独立精神。本次诗歌节我们努力做到减少浪费、分摊成本,借用多方机构和朋友的力量合作开展工作。长期以来,南方都市报和珠江投资集团为诗歌节达成了一种难能可贵的默契,最大程度地降低商业诉求,保持诗歌的艺术性、纯粹性,同时又在商业力量中获得健康肌体,这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主办者要学会无视派别
南方都市报:你们是如何选择各个站点的召集人的?他们在诗歌节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你们是如何处理诗歌圈子化问题的?
拉家渡:我们的站点召集人有一些是熟识多年的朋友,有一些是为诗歌节而新近走在一起的诗人,但基本上都是经过我们认真斟酌后的人选。他们从事诗歌写作、文化传播多年,具有很好的行动力和组织力。这些召集人的工作是诗人的组织、作品的整理、调性的把握、现场的把控以及面对媒体等,他们对所在诗歌站点的所有工作负责。
就诗歌的圈子化而言,珠江诗歌节有着自己的标准和门槛,那就是永远向着有着优秀质地、写出优秀诗歌的诗人开放。作为主办者,首先要学会无视派别,如果不是你的提醒,我都差点忘记了前几年诗坛上“民间派”“学院派”之争,事实是,各种主张的诗人都曾经来到我们的诗歌节,都能在珠江诗歌节的环境中感受到无隔阂的空间。
南方都市报:本届诗歌节的主题是“声带上的中国”,能阐释下这个主题吗?这和往届的“诗人的发声”、“声音的共和”和“重返经典”是否有一定的延续性?
拉家渡:我们将诗歌的发声波及四方,传到各个重要的城市站点,这种独特的“声音驿站”会连接成一个诗歌中国。所以,“声带上的中国”是本届的主题。从第一届开始,坚持诗人原声朗诵一直是珠江诗歌节的重要核心内容。在我们看来,朗诵是一个诗人写作的延续,相信每一个诗人在诗歌写作的过程中,都有一种外人听不见的声音与节奏在诗人的大脑中行进。通过朗诵,能够寻找诗歌内部声音的可塑性,而通过诗人的原声朗诵,而非动用播音员“有感情地朗诵”,其现场意义和实验意义值得期待。
南方都市报:你们提出“诗歌与生活共振”的口号,诗歌节的“生活”的一面如何体现,仅仅是在社区举办吗?诗歌节和社区、和市民的联系性在哪里?
拉家渡:在公众的理解中,诗歌“曲高和寡”,站在生活的远处;事实上诗意如氧,因为重要,反而让人难以一望而知。每一个敏锐的感知者都能从日常的细节中分析出天堂的坐标,我们试图提醒和唤醒的即是日常生活中的诗歌精神。我们将诗歌节现场设置在社区、广场、酒吧都是一种努力,暗示诗歌是一种最易生长的植物,你注入心灵,它即刻生长。所以,在本次诗歌节中我们还设置有针对社区中非专业诗人的普通市民的征文。
●诗歌节各城市举办时间
8月30日 深圳站
9月05日 上海站
9月12日 西安站
9月13日 成都站
9月19日 北京站
9月20日 广州站 |
|
返回顶端 |
|
陈白煜
加入时间: 2007/08/15 文章: 117
|
时间: 2009-8-27 周四, 上午12:30 标题: 第四届珠江国际诗歌节六城联动 |
|
|
第四届珠江国际诗歌节六城联动
诗歌驿站点线结合17173,启动城市之美
本报讯在中国文化艺术领域中具有“诗歌双年展”之称的“珠江国际诗歌艺术节”筹备工作已全面启动。经多方筹划诗歌节定于2009年8月29日至9月20日在中国六大城市广州、深圳、上海、西安、成都、北京设置站点,逐一绽放。珠江诗歌节一贯坚持诗人原声朗诵并积极探索诗歌朗诵的可塑性,本届主题为“声带上的中国”。
据悉,“珠江国际诗歌艺术节”由珠江地产集团、南方都市报系、龙脉传播机构于2002年发起go2map,两年一届,从2002年落地广州,迄今已成功举办四届,先后有国内外上百名重要诗人受邀参加。由于其专业制作、公众互动、主流传播,珠江诗歌节已建立起成熟的运作机制,被广泛视为中国诗歌精神、大众传播、人居文化结合实验之典范。
全国六个站点的设置在诗歌节上尚属首次,组委会通过组织发动各地力量,分别在广州、深圳、上海、西安、成都、北京举办朗诵会,届时将力邀百名知名国内外诗人参与。此次设置分站点的做法突破往届在广州连续举办的办法house.focus.cn,辐射全国六大城市,一如诗歌驿站,点线结合,启动城市之美。
深圳、上海、西安、成都、北京的朗诵会将团聚当代中国诗歌最重要的部分诗人,因地制宜地在珠江社区、城市地标、城市酒吧、大学陆续展开。本次诗歌节为历届最高档次的一次盛宴,作为第四届珠江(国际)诗歌艺术节的最后一站,广州的诗歌朗诵会暨珠江诗歌大奖颁奖将于2009年9月20日在有着“诗歌半岛”美称的广州东方夏湾拿花园举行搜狐网,届时除了马莉、朱子庆、凌越、宋晓贤等15名华南诗人到场之外,更有港台诗人同台朗诵。
珠江国际诗歌艺术节向来注重诗歌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据策展人拉家渡介绍,今年组委会还将力邀国内著名摇滚艺术家左小祖咒、“音乐公民”周云蓬以及 2009年“音乐黑马”邵夷贝等嘉宾出席。戏剧新锐麦荣浩、“现代舞狂”龙云娜也将积极投身诗歌节,根据诗歌精神原创自己的最新作品并在诗歌节上精彩呈现。
珠江国际诗歌艺术节由广州波及全国、由国内波及国外、由诗人圈层波及社会大众17173,形成了当代诗歌史中最具有生命力、最具开放性、最具合作精神的诗歌节。据悉,在最近两届,诗歌节吸引了大量的艺术家和机构加入,英国领事馆、上海大众汽车、搜狐网站、花城杂志都曾作为协作方参与其中,在本届则又有天涯社区、《诗林》、《诗选刊》等公共媒体与专业媒体的协办,专业性与传播力度上进一步加强。种种新的力量的结合标志着珠江国际诗歌艺术节所代表的“诗歌与生活的共振”已成为社会的一种文化共识。
经历2008年开始的世界经济衰退和中国地产的市场严冬house.focus.cn,珠江地产集团和南方都市报系坚持如期举办今年的诗歌节,其品牌影响和文化意义以一种更大的勇气与信心彰显出来。珠江地产表示“任何困难都是暂时的,唯有诗歌之力绵绵不绝;通过珠江诗歌节我们看到一个越来越清晰的事实,那就是我们推动诗歌,诗歌也反过来推动我们”。
附:
诗歌节城市时间一览
深圳 8月30日 深圳音乐厅
上海 9月5日 外滩18号
西安 9月12日 珠江时代广场
成都 9月13日 宽窄巷子白夜酒吧
北京 9月19日 珠江壹千栋 (论坛 新闻 视频)
广州 9月20日 东方夏湾拿花园 |
|
返回顶端 |
|
张易晟
加入时间: 2007/08/17 文章: 123
|
时间: 2009-8-28 周五, 上午2:24 标题: 让公众聆听真正诗歌的声音 珠江诗歌节本周末拉开帷幕 |
|
|
今年夏天,珠江畔的诗歌之声又将响起,两年一届的珠江诗歌节将在8月29日开始。第四届珠江诗歌节不再局限于广州一地,将在深圳、上海、西安、成都、北京五城设置站点,以灵活多样的方式依次绽放,多点联动尽显诗歌之美。9月20日,最后的颁奖仪式及诗歌朗诵会将在广州举行,为这一趟诗歌的“巡展” 画上完美句点。
由珠江投资集团、南方都市报系、龙脉传播机构发起的珠江诗歌节始于2002年,很多人至今记得著名诗人食指在那一场诗歌会上的深情朗读。到现在,先后有国内外上百名重要诗人受邀参加了这一诗歌盛会,其专业性、互动性已被诗歌圈内广泛认可,也在公众中逐渐形成吸引力。今年,珠江诗歌会首次尝试“六城联动”的方式,让真正的诗歌在更大程度上贴近公众。
“在上述各个城市,我们的活动会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与这个城市、与公众相融合与贴近。”珠江诗歌节策展人、诗人拉家渡介绍,“比如在深圳,将在深圳音乐厅举行;在上海,将在颇有上海特色的外滩18号举行;在成都则将在文化人的聚集地白夜酒吧举行。酒吧、音乐厅、广场、社区,朗诵会将在各种空间举行,更好地与当地文化、市民生活相结合。”据了解,诗歌节在各地形式上也会有不一样之处,比如在北京举行诗歌朗诵会的同时,还会举行为期一周的影像展,展播朱文、欧宁、尹丽川等诗人导演的作品。而在广州,也会有各种艺术门类的艺术工作者,比如音乐人周云蓬、现代舞者龙云娜、前卫戏剧导演麦荣浩等加入到珠江诗歌节的行列。“珠江诗歌节的核心是诗歌,但外延可以延伸到很多不同领域的艺术,我们希望公众感受到诗歌的这种魅力。”
尽管形式上有所变化,本届诗歌节依旧秉承一直以来“高门槛”的标准,希望向公众推荐真正优秀的诗人和作品。南方都市报副总编辑陈朝华说:“几届诗歌节下来,不断发展,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重视经典。我们邀请被广泛认可的诗人聚在一起,用自己的声音朗诵自己的作品,这点是最基本的,不会改变。”
在筹办两年一届的珠江诗歌节的同时,主办方已经开始考虑同时推出相对小型、密集的诗歌朗诵会,以弥补珠江诗歌节长达两年周期的不足。“诗歌还是一个很隐蔽的东西,如果有外界的因素点燃,至少能让公众有很激动的参与感。”陈朝华说:“我们也许可以考虑在珠江诗歌节的名义下,每年定期举办几次小型的诗歌朗诵会,每次邀请少数几名优秀诗人出席,地点可以在高校、社区、文艺酒吧或者大型商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诗歌的魅力。诗歌节是大型的诗人聚会,这些小活动是小型的持续活动,或许可以互为补充。”
目前,金融风暴的影响尚未消退,主办方希望通过诗歌给压力下的人们一点心灵的慰藉。“在这样的情境下,都市人的心灵更需要呵护,需要通过诗歌表达情怀。”珠江投资副总裁秦彤说:“金融危机下,举办诗歌节对于诗歌爱好者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心理调节方式。”
珠江诗歌节策展人、主办方三人谈
通过办诗歌节这样的努力来唤醒大家
诗歌节越来越像是诗歌的“双年展”
陈朝华:诗歌节虽然相隔的时间长,每两年一届,可是每届都有进步,这样一个上规模的诗歌活动,在广州、珠三角还是引起比较大的轰动。其实每个人都有诗歌情结,诗歌是一种对生活的表达形式。在第一届珠江诗歌节的时候,反响很大,带来良好的社会效果,坚定了我们以这种形式让诗歌真正走近大众的决心。我们向读者推荐好的诗人,让公众聆听真正诗歌的声音,让寂寞的、被遮蔽的诗人通过某种仪式走近大众。
以前我们也受到过质疑,说地产商来做这个活动,更像是一种商业手段。但一个企业如果是纯商业的目的,做广告或者促销,效果会比办诗歌节更好。所以说,珠江地产这样做是有人文精神的,是真正想为诗歌、为文化做一些事情的。我们欢迎更多的商业机构、企业来做这种纯粹的事情,能够超脱一些具体的商业诉求,为公众、社会做一些值得称道的事情,也为企业品牌增值。
我们也想过每年都办一次诗歌节,但这是需要成本及各方面考虑的。珠江诗歌节邀请的被大家所承认的、比较知名的诗人,现在的诗坛还是比较喧嚣,时间太短了看不透一些东西。
秦彤:对诗歌来说,两年的时间适合沉淀一些有价值的作品。
陈朝华:到了第二届诗歌节,我们除了继续发现一些有价值的诗人和作品,推荐给大家之外,也开始用多样化的方式来诠释诗歌,比如诗剧、音乐等形式来演绎。诗歌是一种方向、是一种载体,但它也会发展到更多纯粹、高雅的艺术领域。如何与观众互动,如何传播真正的诗歌精神,可以用多样化的手段来表达,是第二届珠江诗歌节的一个进步。到了第三届,通过前两届的沉淀,诗歌节的影响越来越大了。
影响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广州公众对诗歌节开始有所期待,公众开始认可并且享受这一诗歌节,认可它是与诗歌深度接触的一个聚会。另一方面,诗人对这个诗歌节的态度也有所变化。最早可能是我们通过人脉关系,请他们过来,到后来,他们也乐于被邀请,以被邀请为荣。第三届拉家渡提议开始设奖,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我们开始利用平台表彰对诗歌传播有坚持、对诗意本身有探索、或者对诗歌表现形式进行多样化探索的人。
今年第四届珠江诗歌节,以广州为原点,6个城市来同时做,影响力扩大,呼应广东“文化强省”的建设。珠江诗歌节是从广州开始的,在诗歌内部有了一定的影响力,现在在北京、上海、深圳等文化发达的城市落地,也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越来越像一个诗歌的“双年展”。
秦彤:从广州开始,到上海、北京这样的城市落地,将诗歌节的影响在真正的意义上拓展,将一个文化事件在不同层面的穿透,也是一种尝试。在2002年办第一届的时候,全国类似这样的诗歌活动是不多的,当时可能就只有北大的未名湖诗会。后来诗歌活动相对多了一些,但更多的是不定期的、比较随意的活动。像珠江诗歌节这样持续地、坚持地、有规模地做,将其作为一个品牌、事业来做的,国内是没有的。
用声音的形式保存诗歌史
拉家渡:我们一直坚持的做法是,尽可能让诗人用自己的声音朗诵自己的作品,同时保存录音,用声音的形式保存诗歌史。我们正在和一些音乐人作探索,以后将一些写得好的重要诗人,做一个声音档案,用声音的形式将这些诗歌保留下来。
秦彤:珠江诗歌节是一个开放性的活动,从第一届开始就有外国诗人的参与,第二届外国诗人群体在诗歌节上才真正壮大。我们也从来没有把它的范围局限在某一个城市,虽然活动的地点在广州,但一直用国际的视野在做。
拉家渡:可以说,珠江诗歌节像一棵树一样,每一次都在进步,每一次都长大一些。这是一个有生长力的诗歌节。诗歌本来就是一个开放性的事物,比如当年谢冕、钱理群把崔健的歌词选入《百年中国文学经典》一样。在国外,像鲍勃•迪伦这样的民谣歌手,已经被承认是诗人。不仅在国外,在国内也是,诗歌与音乐的结合也一直被作为探索的一个方向。这一届诗歌节,我们和现代舞的龙云娜、歌手周云蓬都将有合作。麦荣浩的诗剧现在也在排练中。
秦彤:我记得第二届珠江诗歌节时,徐敬亚和王小妮来了。我看得出他们刚来时对这一活动是抱有怀疑的:这是个房地产发展商搞的诗歌节,又在楼盘里举行,会是什么样子的?那天朗诵会的时候下着雨,但是气氛很好。结束后,他们的态度转变了,打消了一开始的疑虑。我很能理解,诗人有某种情操,自然地排斥商业活动,大概会觉得“我不要去给你作秀”。这么七八年下来,珠江诗歌节一直坚持,让诗人们明白,这是个真正专业的诗歌节。他在这里不用考虑替商家说话,不用为楼盘推销,只考虑与诗人之间的交流就够了。
陈朝华:在国外,诗人朗诵很有传统,有些人甚至愿意付费去听诗人的朗诵会。国内没有这个传统、习惯,包括诗人本身也很少有机会登台公开朗诵自己的作品。以前我参加过一些诗歌朗诵会,不少诗人包括我自己,都试过找小女生登台替自己朗诵作品。诗人似乎都不好意思登台。
拉家渡:江门有一位40多岁的诗歌爱好者,是位女士,从第一届到第三届,每一届都从江门赶过来参加。第三届的时候,她有一次找到我,她不是要上台朗诵,只是觉得听到诗人们的朗诵,很感动,当时她哭了,让我有点无所适从。但我真切地感受到这种朗诵会对听众的感染力。
秦彤: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也感受到一种力量。珠投也做过很多其他的文化活动,但像诗歌节这样长期、持续地做,并从中感受到一种文化的力量,只有这一个活动。但在国外,企业赞助公益性的文化活动,其实是很普遍的事情。现在的人们可以接受企业捐赠希望小学或者其他公益事业,但是对于企业支持这样的文化活动,却总觉得企业是有所求的。
陈朝华:在我看来,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珠江地产还信守承诺,拿出资金做这样的一个事业,是非常难得的。对这样有心为文化做事情的企业,我们还是应该用简单、纯粹的心态去认可它、接受它、享受它。
在这种时候整个社会更需要呵护,诗歌传统就是温暖心灵,以诗言志,互相取暖的,这种可以表达情怀、引起共鸣的东西对于每个个体来说都是必须的。
秦彤:金融危机下诗歌对于爱好者来说也是一种心理调节的方式。
诗歌节一直坚持对经典的重视
秦彤:南方都市报这么多年在做文化这方面一直在推动,不管是华语传媒各种评选、奖项,还是相关的活动、论坛,一直都在做。
陈朝华:南方都市报一直致力于在自身的这个平台为整个广州、广东增加文化的含量,做华语系列是纯粹靠自己的力量,不接受赞助,按照自己的尺度、标准颁发文学的奖项。现在这个已经被认可,广东省文改办在提建设“文化强省”的时候,将华语系列都作为一个文化品牌。
与此同时,南方都市报与一些有理想、有文化追求、人文精神的企业合作像珠江诗歌节这样的活动,也算是一个文化品牌。这也是南都发挥自身影响力,为整个社会文化建设尽力的一种方式。如果还有其他的一些企业愿意为小众的文化艺术做努力的,比如舞蹈、话剧等非流行艺术,愿意让受众更深入地了解、感知这些艺术,如果有这样的企业愿意和我们合作,我们将非常欢迎。
秦彤:这会让他们觉得这个城市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我们现在很怀念九十年代初那种“南漂”的生活,当时广东的流行文化非常发达,是整个中国的中心。但当南漂变成北漂,广州曾经的这种文化凝聚力似乎减弱了很多。南方都市报这些年做的这些事情,我觉得使广州这片土壤又有了文化的活力和朝气。
陈朝华:说到九十年代初,当时广东的商业没有那么发达。现在商业发展起来,商业运作的手段越来越丰富之后,多样化的艺术门类在某种程度上反而被忽视了。现在生活节奏加快,我们的生活被商业的巨大机器碾压之后,其实越来越无趣,精神生活的质量也越来越低了。
这种后工业、商业对生活的挤压是没办法的,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必然。但是我们通过办诗歌节这样的努力唤醒大家,至少让人们感觉到精神生活的多样化。
拉家渡:广州现在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关键就是人。如何将这批人吸引到这个城市?一个城市需要有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艺术人才,包括比如歌剧、话剧、诗歌、现代舞等前卫艺术。这是留住文化人才的土壤。所以要发展,应该从这样实在的事情,比如办一场诗歌朗诵会,比如演一场话剧等等实事做起。
陈朝华:诗歌是一个高贵的文体,但也是最具有群众基础的。另外,诗歌内部本身有很多流派之争、价值之争,往往就以很多极端的形式在媒体上表现出来,所以诗人往往被视为另类的、极端的、边缘化的群体。诗歌的价值多元,有很大的空间给人们去发挥,价值的认知在有内在逻辑性的情况下,往往变为娱乐元素。诗坛过去的那种浮躁,诗歌传播的娱乐化,以及现在网络的兴起,让诗歌变为一种“卡拉ok”。某种程度上,大家现在看到的诗歌离真正的诗歌越来越远,大家接触到的诗人跟真正的诗人也是越来越远了。
所以,我们一直希望,珠江诗歌节能够真正呈现诗人真实的声音,希望受众感知、接触到真正的诗,运用诗歌节这样一种富有仪式感的形式,帮助读者撇清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这就是我们一直坚持对经典的重视。
拉家渡:我觉得珠江诗歌节有两个方面应该坚持。一个是它的开放性,向不同国家、不同流派的诗人开放。只要在诗歌水平上达到公认的水准,我们都欢迎。另一个是它的专业性,就是如何将它制度化,形成一个操作模式。以后也许不是我们这些人坐在这里了,但珠江诗歌节依然可以办下去。
陈朝华:诗歌是一个很隐蔽的东西,如果有外界的因素点燃,至少就会有很激动的参与感。在珠江诗歌节的名义下,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在整个城市的公共空间搞一些小型的活动。两年一次确实是时间间隔长,但是正因为时间长才有所期待,日常如何让公众更好地与诗歌接触,更好地融入生活?有可能在公共空间,高校这样的场所,定期以诗歌节的名义邀请诗人来合作。
诗人访谈
诗歌不再是小圈子里的文字游戏
胡续冬(北大中文系副教授、诗人,曾参加前三届珠江诗歌节)
转眼珠江诗歌节已经到了第四届,俨然已经是国内一个小小的文化传统。看到珠江诗歌节走到今天,有一定的水平和影响力,我非常欣慰。
2002 年第一届珠江诗歌节举行的时候,国内类似的诗歌活动并不多。几年下来,随着总体形势的发展,国内各种大型的诗歌活动层出不穷。我也参与过不少,但感觉有质量的活动并不多。珠江诗歌节能够一直坚持相对独立、客观的态度,坚持诗歌标准,坚持包容开放,使得它的文化影响力正在逐步扩大影响。
很高兴这一届的诗歌节有不同以往的活动形式,这与我在国外看到的诗歌朗诵会有相似之处。在国外,有些诗歌朗诵会甚至在海滩上举行,露天的会场上坐满老头、老太太。这样的活动一方面是诗人之间的切磋,另一方面,诗人与公民社会、社区文化的关系也被拉近,诗歌的公民教育功能被发掘出来,不再是小圈子里的文字游戏,而是更大范围内的一种交流。诗人导演的作品也将与公众见面,这是很好的“跨界”的尝试,打通不同领域的文化视野,用诗歌以外的形式阐释诗歌的内涵,我很期待。
臧棣(北大中文系副教授,诗人,首届珠江诗歌奖获得者)
在我参加过的诸多诗歌活动中,珠江诗歌节是我认为办得最好的一个诗歌节。相对于不少“一锤子买卖”的诗歌活动,珠江诗歌节长期坚持办下来,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个文化品牌,同时在商业与文化结合方面也做得比较好。
国内的诗坛有若干的门派,但珠江诗歌节以开放的心态向不同门派、风格的诗人敞开大门。诗歌节上坚持让诗人朗诵自己的作品,同时对公众的组织也颇有秩序。这些都是我觉得办得好的地方。对于很多诗人来说,习惯于在书斋里完成自己的作品,往往互相交流也是在小圈子里进行。现在网络的发达使这一点有所改善,但网上的读者往往良莠不齐,谩骂与赞扬齐飞,理解和误解共存。以朗诵会的形式,让诗人与公众有直接的接触和交流,让相对沉闷的诗歌文本通过朗诵焕发出激情,是很值得坚持的诗歌交流形式。
珠江诗歌奖增设“青年诗人奖”
以前瞻的目光关注诗坛年轻力量
上届珠江诗歌节增设了“珠江诗歌奖”,为在诗歌领域各个方面取得公认成就的中外诗人颁发奖项。本届诗歌节将延续这一做法,同样设立四个奖项,于9月20日在广州颁发。与上届稍有不同的是,本届诗歌奖以“青年诗人奖”取代“旅华诗人奖”,同时将“诗歌朗诵奖”进一步拓展为“诗歌探索奖”。
肯定现在,前瞻未来
珠江诗歌奖评委之一,南方都市报副刊部主任王来雨介绍说,设立“青年诗人奖”目的在于关注国内诗坛的新兴力量:“前几届珠江诗歌节,我们的关注重点在诗坛的中坚诗人和经典作品上。我们觉得除了关注当下的力量,还要有前瞻性的目光。目前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出生的诗人对诗歌圈的影响力还未明显呈现,设立这个奖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关注到这个潜在的诗人群体的力量。”
王来雨同时表示:“就目前看来,我们能看到的能力全面的80后诗人不多。有些人语言好,但写作技巧略嫌粗糙;不少人以口语诗歌创作为主,有流于‘口水诗’的倾向。我们将尽可能发掘优秀的青年诗人,发掘诗坛新兴力量,倡导真正的诗歌精神。”从本届诗歌奖开始,“青年诗人奖”将成为一个常设奖项。
“旅华诗人奖”将不定期颁发
这一届,“旅华诗人奖”暂时取消,作为非常设奖项不定期颁发。评委之一、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胡续冬介绍:“‘旅华诗人奖’是为了奖掖在中国有过一定时间定居经历的国外诗人。他们以异域文化的视角观察中国,将他们在华期间的经验、感受、想象写入诗歌,成为一类值得关注的诗歌作品。但因为翻译等方面的问题,这一类诗人的作品往往无法直接被国内诗坛所看到,需要时间的积淀。所以我们将其作为一个非常设奖项,宁缺勿滥,作为灵活处理。”
鼓励多领域的诗歌探索
上一届的“诗歌朗诵奖”作为国内诗坛首创的奖项,备受瞩目。本届开始这一奖项扩展为“诗歌探索奖”。“我们意识到,将诗歌带到现场去的手段,不仅仅在于朗诵,可以有多种方式,比如音乐、舞蹈、话剧、电影等等。”
胡续冬说:“诗歌可以扩展到各种艺术领域,现在进行这一探索的艺术家也越来越多。以前我们认为只有纸上的文字才是诗歌,写这样诗歌的才是诗人。设立‘诗歌探索奖’,目的就是让公众、也让诗人自己,将视野放宽,将对诗歌的探索做得更广阔、更多样。”
【来源:南方都市报 黄长怡 潘惠文 】 |
|
返回顶端 |
|
张易晟
加入时间: 2007/08/17 文章: 123
|
时间: 2009-8-28 周五, 上午2:25 标题: 珠江诗会吟诵到浦江 把诗歌扩展到各种艺术领域 |
|
|
第四届珠江诗歌节本周六将在深圳开幕,与往年不同的是,本届珠江诗歌节将分别在广州、深圳、上海、西安、成都和北京巡回举行。其中,珠江诗歌节上海站将于 9月5日在上海外滩18号举办。今年第四届珠江诗歌节以广州为原点,6个城市先后联动,活动形式更加多样,诗歌节也越来越像诗歌“双年展”。主办方希望,诗歌节“六城联动”,能真正让诗歌在更大程度上贴近公众。
上海站新上海人方言朗诵
两年一届的珠江诗歌节始于2002年,那年诗人食指在诗歌节上深情朗读。8年来,先后有国内外上百名重要诗人受邀参加了这一诗歌盛会。而在9月5日上海站的活动上,复旦剧社的诗剧将贯穿全场,第一乐章“原声”是几位知名诗人的朗诵,包括诗人陈东东、许德民等。青年诗人的方言朗诵是上海站的最大特色,所以在第二乐章“汇聚” 上,批评家王晓渔、女作家任晓雯、诗人鲁育宗等来自全国各地的新上海人用各自的方言朗诵自己的诗歌。此外上海站还设有自由朗诵专场,任何人可以用任何语言朗诵任何诗。
坚持诗人诗歌朗诵是珠江诗歌节的传统,珠江诗歌节策展人、诗人拉家渡说:“我们一直坚持的做法是,尽可能让诗人用自己的声音朗诵自己的作品,同时保存录音。我们正在和一些音乐人做探索,以后将给一些重要诗人做一个声音档案,用声音的形式将这些诗歌保留下来。”“在国外,有些诗歌朗诵会甚至在海滩上举行,会场坐满老头、老太太。这样的活动一方面是诗人之间的切磋,另一方面,诗人与公民社会、社区文化的关系也被拉近,诗歌的公民教育功能被发掘出来,不再是小圈子里的文字游戏,而是更大范围内的一种交流。”诗人胡续冬说。
把诗歌扩展到各种艺术领域
今年诗歌节在六地举行,拉家渡介绍说: “在每个城市,我们的活动会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与这个城市、与当地公众相融合与贴近。”诗歌节在各地形式上也会有不一样,比如在北京举行诗歌朗诵会的同时,还会举行为期一周的影像展,展播朱文、欧宁、尹丽川等诗人、导演的作品。而在广州,也会有各种艺术门类的艺术工作者,比如音乐人周云蓬、现代舞者龙云娜等加入到珠江诗歌节的行列。“珠江诗歌节的核心是诗歌,但外延可以延伸到很多不同领域的艺术,我们希望公众感受到诗歌的这种魅力。”拉家渡说,“不仅在国外,在国内,诗歌与音乐的结合也一直是探索的一个方向。这届诗歌节,我们和龙云娜、周云蓬都将有合作。”诗人胡续冬也表示:“诗歌可以扩展到各种艺术领域,现在进行这一探索的艺术家也越来越多。以前我们认为只有纸上的文字才是诗歌,写这样诗歌的才是诗人。设立‘诗歌探索奖’,目的就是让公众、也让诗人自己,将视野放宽,将对诗歌的探索做得更广阔、更多样。”
上届珠江诗歌节增设了“珠江诗歌奖”,为在诗歌领域各个方面取得公认成就的中外诗人颁发奖项。本届诗歌节将延续这一做法,同样设立四个奖项,于9月20日在广州颁发。与上届稍有不同的是,本届诗歌奖以“青年诗人奖”取代“旅华诗人奖”,同时将“诗歌朗诵奖”进一步拓展为“诗歌探索奖”。据主办方介绍,本届“旅华诗人奖”暂时取消,以后将作为非常设奖项不定期颁发。评委之一的胡续冬介绍:“‘旅华诗人奖’是为了奖励在中国有过一定时间定居经历的国外诗人。他们以异域文化的视角观察中国,将他们在华期间的经验、感受、想像写入诗歌,成为一类值得关注的诗歌作品。但因为翻译等问题,这类诗人的作品往往无法直接被国内诗坛所看到,需要时间的积淀。所以我们将其作为一个非常设奖项,宁缺毋滥,作为灵活处理。”
【信息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石剑峰】 |
|
返回顶端 |
|
夏长斌
加入时间: 2007/08/25 文章: 136
|
时间: 2009-9-01 周二, 上午3:10 标题: “在南方”承办第四届珠江诗歌节上海分会场 |
|
|
有“诗歌双年展”之称的第四届“珠江国际诗歌节”将于今年8月30日至9月20日举行。本届诗歌节的主题为“声带上的中国”,在全国分设广州、深圳、上海、西安、成都、北京六大站点,其中,“在南方”诗歌传播机构将联合复旦诗社、同济诗社共同承办上海分会场。
“珠江国际诗歌节”由珠江投资集团、南都报系、龙脉传播机构于2002年发起,每两年一届,迄今已至第四届,先后有国内外上百名重要诗人受邀参加。由于其专业制作、公众互动、主流传播,珠江诗歌节已建立起成熟的运作机制,被广泛视为中国诗歌精神、大众传播、人居文化结合实验之典范。
本届诗歌节在站点设置上,首次走出广州,在全国分设广州、深圳、上海、西安、成都、北京六大站点,王来雨、张尔、肖水、周公度、阿紫、马萧然为分站召集人。届时,各个分站点将因地制宜,在社区、广场、酒吧、大学等地开展诗歌朗诵等活动,六大城市将一如诗歌驿站,点线结合,次第绽放。
其中,在9月5日,由“在南方”联合复旦诗社、同济诗社共同承办的第四届珠江诗歌节上海分会场将于“外滩18号”举办。作为本届诗歌节的重要站点,上海分会场将以“来自海上,海纳百川”为主题,邀请陈东东、许德民、张烨、韩国强(天骄)、李天靖、王乙宴、小鱼儿、鲁育宗等著名诗人以及余西、胡桑、茱萸、叶丹、鱼小玄、肖水等青年诗人出席并参与诗歌朗诵。同时,上海分会场现场将分为上海本土著名诗人朗诵、上海新青年诗人朗诵及自由朗诵三个环节,以展示上海海纳百川的气度,以及作为一座新移民城市的上海对诗歌写作的重要影响。各环节之间,观众还将欣赏到由著名的大学生剧社复旦剧社带来的诗剧表演。
消息来源:在南方 |
|
返回顶端 |
|
夏长斌
加入时间: 2007/08/25 文章: 136
|
时间: 2009-9-01 周二, 上午3:39 标题: 第四届珠江(国际)诗歌艺术节深圳率先发声 |
|
|
在中国文化艺术领域中具有“诗歌双年展”之称的“珠江(国际)诗歌艺术节”筹备工作已近完备,于2009年8月30日正式进入“诗歌的时间”,深圳作为第四届珠江诗歌节的第一个诗歌驿站,成为全国六大驿站中被诗歌激活的城市,在深圳音乐厅率先发声。
珠江(国际)诗歌艺术节总策展人拉家渡称,第四届珠江(国际)诗歌艺术节和往届最大的不同在于,本届以广州为策源地,在深圳、上海、西安、成都、北京、广州六大中心城市设置了站点。在选址上,本届诗歌节也打破以往单一的常规,因地制宜地在社区、广场、酒吧、音乐厅开展聚会、朗诵与表演。深圳站经多方因素综合考虑后选址深圳音乐厅,诗人桥说:“诗人在音乐厅里朗诵,多少添设一份对诗歌的信念。这些年对诗歌的坚持,还是有许多可爱的纯洁的干净的坚定的诗人在身边”。
拉家渡指出,坚持诗人原声朗诵一直是珠江诗歌节的核心内容。深圳站由《诗林》执行主编张尔担当召集人,集聚阿翔、从容、谷雪儿、何鸣、旧海棠、莱耳、刘虹、刘满衡、刘永新、牛慧祥、桥、王宏国、谢湘南、一回等15名扎根深圳的本土诗人,其中热衷于流历,一年有一半时间居住在丽江的诗人谷雪儿闻讯后回到深圳,并担任本届珠江诗歌节深圳朗诵会主持;诗人阿翔曾以其独特的发声赢得众人瞩目,本届诗歌节上,阿翔以诗歌的名义上演一幕爱情童话。其他的诗人都以各自的方式为观众奉上了一场诗歌发声的听觉盛宴。“我的召集自由开放,通过这次活动,潜藏在深圳这座最富活力城市中的民间诗人,进行一次富有仪式感的集结,”深圳站召集人张尔说:“所有诗人都选择自己的诗作,当晚的朗诵会,成为了深圳诗人集体发出诗歌声音的、最为美妙的夜晚。”
作为珠江诗歌节的第一个驿站,8月30日的夜晚,也上演了一场诗歌与舞蹈、实验剧、音乐的跨界演出。“现代舞狂”龙云娜以一段5分钟舞蹈作为开篇、舞者从观众席中出场,并以简单而不繁复的舞蹈逐步移至舞台,龙云娜称,“这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开始。”“八十年代剧团”麦荣浩再次导演《南方都市报》娱乐副刊部主任、诗人王来雨的新诗《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对话录》,15分钟的表演以默剧的形式展开,分台前现实区与台后的影子区进行;“古典派浪漫主义”李戈现场伴奏张尔、谷雪儿的诗歌,并奉献古琴独奏《阳光三叠》,她将诗歌与吉他、与琵琶、与古琴的变幻式结合,进一步地证实了诗歌的可塑性。最后,诗人们集体合唱名歌《祈祷》,更是为我们生活的时代祈祷,为中国祝福,为中国诗歌加油。
本届珠江诗歌节的另一项突破还在于首次面向社区、社会各界征文,深圳站由专业评审团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在现场穿插性地颁发奖项,获奖者除获得相应奖励之外,也与诗人同台为观众奉上原声朗诵。总策展人拉家渡认为:“诗意如氧,每一个敏锐的感知者都能从日常的细节中分析出天堂的坐标,我们试图提醒和唤醒的即是日常生活中的诗歌精神。”
第四届珠江(国际)诗歌艺术节的成功举办,昭示着本届诗歌节正是进入“诗歌的时间”,活动总执行霍郁称,深圳驿站启动后,其余五大诗歌驿站将于9月份的各周末陆续在全国五大城市铺开,诗歌将以点线结合的方式,呈现声带上的诗歌中国。
珠江(国际)诗歌艺术节背景
“珠江(国际)诗歌艺术节”于2009年8月30日至2009年9月20日在中国六大城市深圳、上海、西安、成都、北京、广州设置站点,逐一绽放。珠江诗歌节一贯坚持诗人原声朗诵并积极探索诗歌朗诵的可塑性,本届主题为“声带上的中国”。
珠江(国际)诗歌艺术节,由珠江地产集团、南都报系、龙脉传播机构于2002年发起,每两年一届,自创立起就落定广州举办,迄今已第四届,先后有国内外上百名知名诗人受邀参加。由于其专业制作、公共互动、主流传播,珠江国际诗歌艺术节已建立起成熟的运作机制,被广泛视为中国诗歌精神、大众传播、人居文化结合实验之典范。
2002年,首届珠江诗歌节的成功举办震动中国文化界,其能量不仅体现在以立体的传播方式书写了一部中国当代“走动的诗歌史”,还首次作出了商业与艺术如何互相尊重的探索,形成“中国诗人唐朝以来获得的最高礼遇”。
2005年,第二届珠江诗歌节“声音的共和”继续秉承探索的勇气,在诗歌的表达方式上锐意尝试,出现了诗与戏剧、诗与音乐等艺术形式的合作,到场听众达到了二千多人,全国多家重要报刊、网络、电视台竞相推出报道近百次……
2007年,第三届珠江诗歌节以“重返经典”为主题,更是为这个泛娱乐时代必须作出的一种价值选择。在保持前两届传统的基础上,力邀英国领事馆作为活动协办,专门设置“英国当代诗歌展”单元,并首次设定诗歌大奖,从而将诗歌节推向一个更广阔的平台。 |
|
返回顶端 |
|
中山乔
加入时间: 2009/08/13 文章: 67
|
时间: 2009-9-01 周二, 下午11:50 标题: 珠江诗歌节深圳朗诵会闭幕 72岁老先生获深圳诗歌征文一等奖 |
|
|
深城记者王相明 报道前晚8时,由珠江地产集团、南方都市报系、龙脉传播机构发起的第4届“珠江(国际)诗歌艺术节”深圳站朗诵会开幕,来自深圳的15位本土诗人现场朗诵自创诗歌,本届朗诵会还颁发了本届诗歌节地区征文比赛一、二、三等奖,深圳72岁的老先生郭采凭借《走不出你的掌纹心》获得一等奖。
据了解,“珠江(国际)诗歌艺术节”一向被业内称为“诗歌双年展”,此次更以“声带上的中国”为主题,首次在全国设置六个站点:广州、深圳、上海、西安、成都和北京巡回举办朗诵会,深圳成为第一站。“我很为深圳的诗人们骄傲,他们拥有这个夜晚、拥有诗歌、拥有幸福。”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副局长、朗诵会嘉宾尹昌龙说道。 |
|
返回顶端 |
|
云平沐沐
加入时间: 2007/08/24 文章: 135
|
时间: 2009-9-05 周六, 上午12:37 标题: 珠江诗歌节上的外国诗人们 |
|
|
胡续冬
2002年11月,当荷兰翻译家、诗人、莱顿大学汉学研究院院长柯雷教授前往广州参加首届珠江诗歌节的时候,他丝毫没有意料到,他将面对怎样一个人头攒动、激情澎湃的朗诵会现场。柯雷1986年就从荷兰来到北京大学求学,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大江南北的很多诗人都对这个留着光头、看上去有点生猛但实际上无比友善的荷兰壮汉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非常勤奋,在跟诗人们聊天的时候每每听到一个生僻的词汇,甚至是方言,都会迅速地掏出小本记下来,如果本子记满了,他就毫不犹豫写在胳膊上。他几乎完全融入了各地的诗歌群体,大大小小的诗人聚会、讨论会、朗诵会,能去的他都去参加过,中国当代诗歌圈里的各种场面他几乎全都见识过了,但当他来到首届珠江诗歌节位于广州华南师范大学附近的露天朗诵会场的时候,他还是被深深地震撼到了。
这个露天朗诵会场其实是珠江地产旗下一个楼盘的公共绿地,当天晚上,有1000多名热情洋溢的听众前来聆听诗人们的原声朗诵,其中不乏从湖南、广西等地坐火车过来的诗歌爱好者。柯雷在震撼之后感到异常兴奋,从容不迫地走上了朗诵台。尽管当晚参加朗诵的诗人不乏当代诗歌先驱者食指等传奇性人物,但柯雷对诗歌独特的现场演绎方式也成为了整台朗诵会的亮点之一。他首先作为音乐人出场,为自己的老朋友、北京诗人黑大春的朗诵即兴吹奏萨克斯,他的演奏和那几年黑大春鼎力提倡的“诗乐合成”的理念颇为契合。接下来,他又用荷兰语朗诵了一首仅具有纯听觉效果的“声音诗”,这种被20世纪早期欧洲的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诗人们倡导过的实验艺术形式,这些年在西半球又重新成为诗歌朗诵现场的主要趋向之一,而对现场的中国听众们来说,完全是一个全新的体验。
时至今日,珠江诗歌节主办方代表、珠江地产副总秦彤依然记得柯雷给他留下的至深印象。作为一个资深的诗歌读者,秦彤当晚就觉得,珠江诗歌节不仅要开让纯粹的诗歌现场走进城市社区的风气之先,更要吸引像柯雷一样的外国诗人,来与中国诗人和诗歌爱好者们分享不同的文化经验,令诗意的呈现更加多元化。珠江诗歌节的参与经验在柯雷身上也留下了印痕,几年后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柯雷把中国当代诗歌总结为“微型但却旺盛”,他在“旺盛”一词背后想到的,或许正是首届珠江诗歌节1000多位听众的身影。
秦彤的构想在2005年4月的第二届珠江诗歌节上得到了实现,确切地说,从这一届开始,珠江诗歌节已经改称为珠江国际诗歌节。这一年虽然媒体最关注的是多年没有“出山”的诗人舒婷以及多多、西川等国内“实力派”,但由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埃及、新加坡等国家的诗人组成的“外籍诗歌军团”也颇为引人注目,其中,从国别上看最遥远的当数巴西女诗人玛利亚·露西娅。
拉丁美洲素有“诗人外交官”的传统,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墨西哥诗人奥克塔维奥·帕斯和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都是外交官出身,巴西也不例外,20 世纪最重要的巴西诗人有将近一半都做过外交官。身材高挑、面容美艳的玛利亚?露西娅得益于这一“诗人外交官”传统,2005年的时候,她正在北京担任巴西驻华使馆文化教育参赞。生性爽朗、精通多门语言的玛利亚·露西娅在广州很快和中外诗人们混得比工作人员还要熟,当她来到第二届珠江国际诗歌节的朗诵会场之一、一个仿罗马建筑的小区会所的时候,出于率直的拉丁性格,她刚刚对建筑风格的媚俗略微表达了一下遗憾,一走进会场,她就禁不住尖叫了起来:“圣母玛利亚!这么多的听众!”
作为一个在巴西颇为知名的女诗人,玛利亚·露西娅频繁地参加过巴西和南美其他国家以及欧洲各地的众多诗歌活动,在她的经验里,即使在罗马、巴塞罗那这类文化底蕴丰厚的城市里,一场朗诵会能够吸引来两三百个听众就算是超级成功的了,面对第二届珠江诗歌节朗诵现场里上千的观众,她当时想到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中国不愧是李白的国度、诗歌的国度”。玛利亚·露西娅当晚朗诵了一首她在中国写的诗,讲她在北京的一个公园里看见一个老大爷用拖把在地上写字给她带来的玄想。朗诵完之后,玛利亚·露西娅告诉她的中国诗人朋友们,其实挑选这首诗来朗诵她有些紧张,因为作为一个地球对跖点上的南美人,她在诗中描述中国书法然后又读给中国听众听,似乎有班门弄斧的危险,但很快她就从听众的神情上看出来他们很喜欢这首诗,她感到特别兴奋。
2009年8月29日到9月20日,第四届珠江诗歌节将在以广州为主场的六个城市联合举办。这一届依然会有不少外国诗人登台朗诵,北京的朗诵场将有两位别具特色的外国诗人登场:浸淫于中国道家思想的美国西海岸诗人梅丹理和世界级的葡萄酒品酒大师、英国诗人杜慕康,而广州主朗诵场则会有幸再次请到一位巴西女诗人,只不过,这次不是文化教育参赞,而是现任巴西驻华大使夫人、享誉葡萄牙和巴西诗坛的女诗人朵拉·里贝罗。总策划人拉家渡期待着这些各怀绝技的外国诗人们在朗诵现场与中国诗人、中国听众们碰撞出更闪亮的火花。
(第四届珠江诗歌节上海站:9月5日;西安站:9月12日;成都站:9月13日;北京站:9月19日;广州站:9月20日。深圳站活动已于8月30日举行。) |
|
返回顶端 |
|
严伯禹
加入时间: 2007/08/21 文章: 100
|
时间: 2009-9-09 周三, 上午2:28 标题: 珠江诗歌节:将诗歌当事业 |
|
|
从8月30日到9月20日,深圳、上海、西安、成都、北京、广州六座城市,六场朗诵会,马拉松一般,一百多位诗人将在第四届“珠江诗歌节”的各大会场,让人们领略“声带上的中国”
周舒
从2002年开始,“珠江诗歌节”基本保持着两年一届的节奏,前三届都只在广州举行,而第四届开始辐射到了全国。中国几乎所有顶尖的当代诗人,从食指、多多、舒婷、翟永明到西川、臧棣等,都在这个诗歌节上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国际知名的诗人们也时常前来,比如曾经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的委内瑞拉诗人何塞·曼努埃尔(JoséManuel Briceo Guerrero)。“像珠江诗歌节这样持续地、坚持地、有规模地做,将其作为一个品牌、事业来做的,国内是没有的。”珠江投资集团副总裁、珠江国际诗歌节总策划秦彤这样评价道。发展至今,珠江诗歌节在国内开创了一种整合商业力量、传媒力量和专业制作力量的诗歌推广模式,从一个“文化活动”发展为一个“运行机构”。
除了诗人们的声音,每一届珠江诗歌节都开拓着新的可能性。往届诗歌节曾经上演过诗剧《瘟疫王》,现代舞、民谣演唱等也都是其中环节。今年将出现在广州现场的是民谣歌手周云蓬,其他城市也各有现代舞、戏剧领域的人物出场。此外,港台经典时代的大师们比如余光中、梁秉钧(也斯)也都有献声,今年将请来的,是另一位重量级的台湾前辈郑愁予。“珠江诗歌节就像一棵树,越长越大”,策划人拉家渡这样形容诗歌节在六座城市呈现出的枝繁叶茂景象。9月20日在广州的现场,还将颁发今年的“珠江诗歌奖”。
让诗歌走近大众
和上世纪80年代的诗歌热潮相比,新世纪对于诗人无疑近乎有些残酷,报章间诗人和诗歌的形象时有低潮。但在诗歌节策划人、《南方都市报》副总编辑、《南都周刊》总编辑陈朝华看来,“其实每个人都有诗歌情结,诗歌是一种对生活的表达形式。”2002年,不写诗但深受朦胧诗影响的秦彤与陈朝华和拉家渡两位诗人几番小聚商谈之后,“珠江诗歌节”雏形初备。第一届珠江诗歌节正式在珠江地产所开发的楼盘“翰景轩”举行时,秦彤回忆道,“效果非常好,不仅广州,周边的贵州、江西、深圳、福建……很多人坐着飞机来听朗诵,本来预计三四百人,结果来了一千多人。当时场面非常火爆,很多嘉宾都挤不进去。第二天我们发现小区的绿地都被踩坏了。”2002年11月23日那一晚,食指再次对着夜空喊出了“相信未来”。这句话,对于珠江诗歌节而言,仿佛神谕。
如今诗歌节这种形式,并不让人陌生,但大多不能形成固定的规模,甚至有的诗歌节办过一次就销声匿迹。在北方,大概北京大学的学生社团五四文学社主办的“未名诗歌节”,要算是影响最大的,其身后有北京大学这个坚实的后盾。而在南方,则属珠江诗歌节势头最为稳定,规模每届都相当。支撑这个理想主义色彩浓厚的诗歌节的,就是珠江地产。而与众多象牙塔或者小圈子当中的诗歌节相比,珠江诗歌节与大众的关系是最紧密的。朗诵并不在学院或者其他的殿堂中举行,而是与小区的住户们面对面,距离几乎为零。这也是策划人创办这个诗人节日的初衷,“诗歌并不站在生活的对立面,”拉家渡说。他还记得,两个小区的清洁女工,羞涩地去找舒婷签名;一个从江门来的女士,每一届都参加,找到他不是为了上台朗诵,只是流着眼泪表达诗人们的朗诵对她内心的打动。而在2007年的夏湾拿小区,台上是朗诵的诗人,台下有怀孕的准妈妈温柔地抚摸着自己的肚子。这些场景,在拉家渡看来,正说明人们对诗歌的感情,说明诗歌其实就在生活当中。
珠江诗歌节之所以能够始终打动人们的心灵,除了紧密契合着公众的生活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于经典的追求。“我们一直希望,珠江诗歌节能够真正呈现诗人真实的声音,希望受众感知、接触到真正的诗,运用诗歌节这样一种富有仪式感的形式,帮助读者撇清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这就是我们一直坚持对经典的重视。” 陈朝华这样说道。而强调现场朗诵,被称为诗歌的“声音双年展”的珠江诗歌节本身,也正在成为记录下我们这个时代的声音的载体,成为未来经典的最真实的记录。
金融危机下的精神慰藉
从一开始,珠江诗歌节就经受着一些争议,但秦彤认为只要有诚意,人们就能看得到。“我记得第二届珠江诗歌节时,徐敬亚和王小妮来了。我看得出他们刚来时对这一活动是抱有怀疑的:这是个房地产发展商搞的诗歌节,又在楼盘里举行,会是什么样子的?那天朗诵会的时候下着雨,但是气氛很好。结束后,他们的态度转变了,打消了一开始的疑虑。我很能理解,诗人有某种情操,自然地排斥商业活动,大概会觉得‘我不要去给你作秀’。这么七八年下来,珠江诗歌节一直坚持,让诗人们明白,这是个真正专业的诗歌节。他在这里不用考虑替商家说话,不用为楼盘推销,只考虑与诗人之间的交流就够了。”
尽管中国经济已经开始回暖,但是整个世界的金融危机仍未走出激动人心的向上态势。在这一背景下,珠江诗歌节反而将规模从广州扩大到了六座城市,在秦彤看来,这是一种心灵的慰藉,“金融危机下诗歌对于爱好者来说也是一种心理调节的方式”。而陈朝华则更看重其中的承诺意味,“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珠江地产还信守承诺,拿出资金做这样的一个事业,是非常难得的。对这样有心为文化做事情的企业,我们还是应该用简单、纯粹的心态去认可它、接受它、享受它。”
“在这个时候整个社会更需要呵护,诗歌的传统就是温暖心灵、以诗言志、互相取暖的,这种可以表达情怀、引起共鸣的东西对于每个个体来说都是必需的。”陈朝华说,在他眼中,珠江诗歌节责任重大,能够在一个高速运转的社会中,给人们看到不一样的希望,“后工业、商业对生活的挤压是没办法的,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必然。但是我们通过办诗歌节这样的努力唤醒大家,至少让人们感觉到精神生活的多样化。” |
|
返回顶端 |
|
山乌
加入时间: 2007/08/25 文章: 90
|
时间: 2009-9-12 周六, 上午1:51 标题: 第四届珠江(国际)诗歌艺术节西安朗诵会明天举行 |
|
|
声带上的中国——第四届珠江(国际)诗歌艺术节西安朗诵会
节目流程
时间:2009年9月12日
(朗诵会时间:20:00—21:45)
地点:珠江时代广场销售厅
请会务组通知过的诗人与媒体朋友准时到达。
其他欲参加的文化圈朋友,在门口向工作人员索取门票。
序:
14:40-17:00 所有相关工作人员、设备调试到位,演绎人员到位。
17:30-19:00 诗人聚会晚餐(金花豪生大酒店自助餐)
19:30-20:00嘉宾及媒体签到、落座(同时通道平台两端仿唐武士静态展)。
第一节:
1、全场灯光熄灭,一曲四人的《仿唐乐舞——梦回大唐》作为开场舞,结束后灯光再次熄灭,主持人从黑暗中走出,边朗诵开场诗《盛唐之梦》,追光灯跟进。
结束后主持人作开场说辞,介绍此次活动内容及介绍出席的嘉宾、领导、相关媒体朋友;
2、主办方领导讲话,诗人代表讲话
3、诗朗诵:尚飞鹏 作品《蓝指甲》
4、诗朗诵:石 乐 作品《这风……》
5、诗朗诵:孙晓杰 作品 〈悸语〉
6、诗朗诵:商子秦 作品 〈佛光大道〉
7、诗朗诵:阎 安 作品 〈祖国与石头〉
8、诗朗诵:杜爱民 作品〈拉骆驼的人〉
9、诗朗诵:第广龙 作品 〈祖国的高处〉
10、颁发征文优秀作品2篇及获奖作品朗诵(赵建锋《我用渗血的头颅》、张一伊(10岁)《我的心愿实现了》)
第二节:
11、灯光再次调暗,激情手鼓秀上场
12、诗朗诵:成 路 作品〈朝向阳光生长的青苔〉
13、诗朗诵:杨 莹 作品〈雪吟〉
14、诗朗诵:张怀帆 作品〈波尔多咖啡馆〉
15、诗朗诵:之 道 作品《红雪波尔卡》
16、诗朗诵:范 超 作品 〈高粱红〉
17、诗朗诵:黄 海 作品 〈春天为什么要来〉
18、诗朗诵吕 刚 作品〈单是想想都挺好〉
19、诗朗诵:宗霆锋 作品〈你是理所当然的父亲〉
20、颁发征文优秀作品3篇及获奖作品朗诵(薛娟《华彩之城》、彭仪一《日落窗棂夕唤月》、苗雨《爱情,奔跑在秦岭以北》)
第三节:
21、双人现代舞
22、诗朗诵:邹定国 作品 〈草的根〉
23、诗朗诵:马昭平 作品 〈清晨〉
24、诗朗诵:青海湖 作品《五月的青海湖》
25、诗朗诵:史雷鸣 作品 〈最伤心的人〉
26、诗朗诵:杨广虎 作品 〈走漏风声的沙子〉
27、诗朗诵:兰增干 作品 〈一条鱼的命运〉
28、诗朗诵:王 琪 作品 〈南山坡的柿子红了〉
29、诗朗诵:高 璨 作品〈我是一个完全闲下来的人〉
30、颁发征文最佳作者奖及获奖作品朗诵(崔彦《雨水情怀》,朗诵《南方与北方的对话》)
31、结尾诗朗诵:《今日长安》
32、活动结束,嘉宾合影、诗人诗集签名 |
|
返回顶端 |
|
山乌
加入时间: 2007/08/25 文章: 90
|
时间: 2009-9-12 周六, 上午1:52 标题: 第四届珠江国际诗歌节六城联动 |
|
|
第四届珠江国际诗歌节六城联动
文/马潇然
在中国文化艺术领域中具有“诗歌双年展”之称的“珠江国际诗歌艺术节”筹备工作已全面启动。经多方筹划,诗歌节定于8月30日至9月20日在中国六大城市广州、深圳、上海、西安、成都、北京设置站点,逐一绽放。珠江诗歌节一贯坚持诗人原声朗诵并积极探索诗歌朗诵的可塑性,本届主题为“声带上的中国”。
据悉,“珠江国际诗歌艺术节”由珠江地产集团、南方都市报系、龙脉传播机构于2002年发起,两年一届,从2002年落地广州,迄今已成功举办四届,先后有国内外上百名重要诗人受邀参加。
全国六个站点的设置在诗歌节上尚属首次,一如诗歌驿站,点线结合,启动城市之美。
深圳、上海、西安、成都、北京的朗诵会将团聚当代中国诗歌最重要的部分诗人,因地制宜地在珠江社区、城市地标、城市酒吧陆续展开。本次诗歌节为历届最高档次的一次盛宴,作为第四届珠江(国际)诗歌艺术节的最后一站,广州的诗歌朗诵会暨珠江诗歌大奖颁奖将于9月20日在有着“诗歌半岛”美称的广州东方夏湾拿花园举行,届时除了马莉、朱子庆、凌越、宋晓贤等15名华南诗人到场之外,更有港台及海外诗人同台朗诵。
珠江国际诗歌艺术节向来注重诗歌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据策展人拉家渡介绍,今年组委会还将力邀 “音乐公民”周云蓬以及2009年“音乐黑马”邵夷贝等嘉宾出席。戏剧新锐麦荣浩、“现代舞狂”龙云娜也将积极投身诗歌节,根据诗歌精神原创最新作品并在诗歌节上呈现。
珠江国际诗歌艺术节由广州波及全国、由国内波及国外、由诗人圈层波及社会大众,形成了当代诗歌史中最具有生命力、最具开放性、最具合作精神的诗歌节。据悉,在最近两届,诗歌节吸引了大量的艺术家和机构加入,英国领事馆、上海大众汽车、搜狐网站、花城杂志都曾作为协作方参与其中,在本届则又有天涯社区、《诗林》、《诗选刊》等公共媒体与专业媒体的协办,专业性与传播力度上进一步加强。
经历2008年开始的世界经济衰退和中国地产的市场严冬,珠江投资集团和南方都市报系坚持今年诗歌节如期举办,其品牌影响和文化意义以一种更大的勇气与信心彰显出来。珠江投资负责人、策划人秦彤表示,“任何困难都是暂时的,唯有诗歌之力绵绵不绝;通过珠江诗歌节我们看到一个越来越清晰的事实,那就是我们推动诗歌,诗歌也反过来推动我们。”南方都市报副总编辑、南都周刊总编辑陈朝华强调,“办好诗歌节是一种态度,既是对公众的态度也是对自己的态度,我们希望媒体和诗歌从不同的角度帮助着人们认识世界的美好。” |
|
返回顶端 |
|
云平沐沐
加入时间: 2007/08/24 文章: 135
|
时间: 2009-9-15 周二, 上午2:15 标题: 声带上的中国,古城西安首次发声 |
|
|
珠江(国际)诗歌节创始于2002年11月,由珠江地产、国内主流媒体、龙脉传播机构联袂打造的文化品牌,结合传媒、文化、商业三大力量,经由专业团队制作、主流媒体影响,由社区波及城市、由广州波及全国、由国内波及国外、由诗人圈层波及社会大众,形成了当代诗歌史中最具有生命力、最具开放性、最具合作精神的诗歌节。诗歌节每两年举行一次,目前进入第8个年头,并于7-10月迎来它的第四次怒放。
经历2008年开始的世界经济衰退和中国地产的市场严冬,今年在主办方的推动下,诗歌节继续如期举办,其品牌影响和文化意义以一种更大的勇气与信心彰显出来。这是一个重要的时刻,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中国经济带动社会各个领域在这两年都发生着自我的涅槃。今年恰逢中国建国60周年,诗歌节在这个特殊的背景下发声,确是对我们所处时代的一次祝福!
本届诗歌节西安站由西安珠江地产、龙脉传播机构及《诗选刊》杂志共同打造,并由《诗选刊》杂志执行主编周公度发起并邀请了孙晓杰、商子秦、杜爱民、尚飞鹏、之道、第广龙、阎安、张怀帆、成路、三色堇等在内的近三十位陕西著名诗人,除了来自西安,其中不乏延安、吴起等周边城县。本次西安朗诵会由诗人吕刚和省文学院签约作家、诗人杨莹担任主持。
西安朗诵会是传统与先锋的碰撞,是激情与温情的交融,曾以诗歌《陈家山矿难之后》使万千矿工动容的著名诗人孙晓杰,此次朗诵的作品是《诗人之重》,承续了中国文化传统中对诗人责任意识的强调与倡导;而潜居高校,三十岁才开始从事诗歌写作的史雷鸣以一首《最伤心的人》继续着他在诗歌道路上的先锋探索;90后小诗人高璨的《流水桃花》童真充满灵性,而三色堇母子同台朗诵的《今日长安》作为当晚的保留节目,更是将西安作为古都的历史感,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在本次诗歌朗诵会上还对参加“珠江诗生活——珠江地产诗歌征集大赛”西安的优秀获奖崔彦、苗雨、赵建锋、张一伊、薛娟、彭仪一等五名获奖作者及作品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西安站最佳作者作品奖得主崔彦更是激情洋溢地朗诵了她的作品《南方与北方的对话》。
作为珠江诗歌节与西安的“初次联姻”,9月12日的夜晚,在南门外珠江时代广场的会场,独具地方历史特色的礼仪装扮、文艺演出与诗歌的交融,有力地证实了诗歌与多种艺术形式的互通感。在整个朗诵会中以汉唐、近代、现代的时间为主线,以仿唐乐舞《梦回大唐》及三色堇的诗歌《盛唐之梦》作为开篇,过程中穿插以陕西特色浓郁的激昂鼓乐、怀旧萨克斯表演,并以唯美的现代双人舞结束。在场观众的喝彩及掌声无疑证实了这点。
西安站活动总执行杨开圳称,第四届珠江(国际)诗歌艺术节西安朗诵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国当代“最先锋的艺术节与最古典的城市”的完美接触,并碰撞出古城诗歌之大美。西安站是继深圳之后的第三站,其余四大诗歌驿站将于9月份的各周末陆续在全国五大城市铺开,诗歌将以点线结合的方式,呈现声带上的诗歌中国。 |
|
返回顶端 |
|
陆维
加入时间: 2007/08/15 文章: 142
|
时间: 2009-9-16 周三, 上午2:30 标题: 外面很嘈杂,这里是干净的声音 |
|
|
“西川递给我一支毕利烟/十年前他抽过的毕利烟/毕利烟不是莫合烟/但如同莫合烟的味道一样/充满低层人民的性感。”前晚,翟永明、柏桦、何小竹等15位诗人在成都宽窄巷子白夜酒吧朗诵了他们的自选诗歌,翟永明选择了这首主题为印度廉价烟草的诗篇,语言独特而奇诡。
自此,第四届珠江诗歌节相继完成东拓、西进,近百位诗人在深圳、上海、西安、成都的朗诵会上发出了他们的诗歌之声。本周六、日,珠江诗歌节还将在北京、广州进行最后两站的活动,“青年诗人奖”等四个奖项也将在广州站颁出。
有诗意生活的愿望,你就是诗人
珠江诗歌节有“中国声音双年展”之称,自创立之日起,就强调诗人的发声和原声朗诵。前晚,在成都白夜酒吧的朗诵会上,15位成都诗人在白夜酒吧浓郁的慢调氛围下朗诵了他们各自的诗篇,一位来自彝族的诗人更是以一首《魂归兮》,将整场朗诵会的互动推向高潮。
成都站别出心裁地设置了具有宣言式的标签,“诗人”标签被贴在观众的T恤衫上,手臂上,甚至脸颊上。成都站召集人、《门里》杂志主编廖慧称,她希望以此强调“人人都是诗人”的想法。廖慧说,“成为诗人并不一定要写诗,诗人分两种,一种是要写诗的,一种是不写的,只要你拥有诗意生活的愿望,就可以成为诗人。”
早在9月12日,珠江诗歌节“西进”的第一站就在西安举行。由《诗选刊》杂志执行主编周公度召集的三十位陕西诗人,就曾在古城西安进行了一场颇有地方色彩的朗诵会,开场表演是仿唐乐舞《梦回大唐》与古诗《盛唐之梦》,诗歌朗诵穿插在陕西特色浓郁的鼓乐、萨克斯表演以及唯美的双人现代舞中进行。
观众的多元,诗歌走向公众
本届诗歌节和往届最大的不同在于,以广州为策源地,在六个中心城市设置了站点。策展人拉家渡称,他们希望以此倡导“互动中的诗歌精神”,从中获取到的将是一个个城市精神的诗歌切片。总召集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胡续东表示,“珠江诗歌节向包括北京在内的其他城市传播这个举动,是诗歌文化资源趋向于多极化的一个有力的证明”。
从深圳出发的珠江诗歌节,目前已经相继在深圳、上海、西安、成都等地举行朗诵活动。在深圳音乐厅的朗诵会上,居住在丽江的诗人谷雪儿闻讯后回到深圳,并担任本届珠江诗歌节深圳朗诵会主持;诗人阿翔也以其独特的发声,赢得众人瞩目。
方言朗诵是上海的朗诵会的最大特色,除了5位上海本土诗人之外,其他的11位上海新移民的朗诵,将全国各地的诗歌的声音带到了上海。诗人、珠江诗歌节总执行霍郁说,“当诗人开始将自己的诗歌朗诵出来的时候,他们早已携带着自己特有的诗歌精神一起登台”。
在四个驿站的活动中,珠江诗歌节的参与者不仅包括各地的诗人,也吸引了老人、孕妇、情侣、大学生等。霍郁称,观众的多元化是一件可喜的事情,至少印证了珠江诗歌节让“诗歌走向公众”的正确性。
四大奖项将于周日在广州颁出
北京和广州是珠江诗歌节的最后两站,北京朗诵会将于本周六举行,诗人西川、臧棣、王家新、翟永明、沈浩波、胡续冬、胡赳赳以及电影导演朱文、策展人欧宁、美国诗人、汉学家梅丹理等二十余位嘉宾将出席当晚的朗诵会,朗诵会将在位于北京昌平区珠江·壹千栋的露天广场进行。次日,作为珠江诗歌节的全国六大驿站的终点站的广州站活动也将展开。
自上届开始,珠江诗歌节就设置了四大诗歌奖,本届诗歌节将延续这一做法,设立珠江诗歌大奖、珠江诗歌推动奖、珠江青年诗人奖、珠江诗歌探索奖四个奖项,于9月20日在广州颁发。其中,旨在奖掖在诗歌领域各个方面取得公认成就的中外诗人的珠江诗歌大奖,备受瞩目,谁将夺得该奖,值得期待。
广州站小贴士
时间:9月20日晚上8:00
地点:
广州从化东方夏湾拿花园
广州诗人及嘉宾名单:
诗人名单巴西)朵拉·里贝罗、(美)乔治(George O’Connell)、(新加坡)许福吉、(台湾)郑愁予、(香港)揭春雨、阿斐、戴新伟、胡续冬、黄金明、老刀、凌越、马莉、马胜江、宋晓贤、史春波、孙文波、谭畅、杨子、杨章池、朱子庆等
嘉宾名单:龙云娜、周云蓬、麦荣浩
广州取票地址:
学而优书店广州各门市店
坐车地点:
市区体育中心南门
大学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咨询电话:
020-61701222/61701333
□8月30日在深圳
我很难在这一夜之间完全明白诗歌的精髓和体会一个诗人的情怀,但是,在这个夜晚,我确实被唤起了血脉贲张,心潮如狂,我短路的生命和分裂的肉体,快感和痛感同期而至。——观众李欣
□9月5日在上海
这些年轻的诗人们无疑正在成为中国诗坛的中流砥柱,他们的诗和他们的朗诵,是一次有力的宣言。 ——诗人张烨
□9月12日在西安
珠江诗歌节与西安的“初次联姻”,独具地方特色的礼仪装扮、文艺演出与诗歌的交融,有力地证实了诗歌与多种艺术形式的互通感。 ——诗人周公度
□9月13日在成都
诗人是这座城市最具有“幸福感”的一群人。诗歌短小精悍,营养丰富,为了获得幸福,你有必要成为一名诗人。——诗人柏桦
钟刚 _________________ 陆维 - 纵然语言为人所共有,但多数人立身处世仿佛各有其到。 |
|
返回顶端 |
|
江雨霏
加入时间: 2009/09/17 文章: 79
|
时间: 2009-9-17 周四, 上午1:28 标题: 珠江诗歌艺术节西安发声 |
|
|
前晚,在南门幻彩霓虹灯的映射下,第四届珠江(国际)诗歌艺术节西安站的活动如期进行,包括孙晓杰、商子秦、杜爱民、阎安、尚飞鹏、第广龙、之道、范超在内的三十多位诗人聚集在这里,朗诵着自己创作的诗歌,庆祝即将到来的祖国60周年华诞。
据了解,“珠江国际诗歌节”在中国文化艺术领域中具有“诗歌双年展”的美誉,其一贯坚持诗人原声朗诵并积极探索诗歌朗诵的可塑性,而第四届的主题为“声带上的中国”。西安作为第二届中国诗歌节的主办城市,是第四届珠江诗歌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悉,西安站活动由《诗选刊》杂志执行主编周公度策划召集,集聚了孙晓杰、商子秦、杜爱民、尚飞鹏、阎安、之道等陕西著名诗人。
杜鹏 |
|
返回顶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