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站长:诗阳   友情链接   诗刊首页 
登录会员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注册 登录/短信登录/短信 帮助帮助
时代诗歌网首页 » 诗文博谈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携手放歌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陆维



加入时间: 2007/08/15
文章: 142

文章时间: 2009-7-11 周六, 上午3:12    标题: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携手放歌 引用回复

2009年7月10日14:30,中国作协会员、《诗刊》副主编阎延文,红袖添香网站总编辑毕建伟做客新华网,与广大网友谈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互通交融。图为嘉宾做客新华网。新华网 王翰林摄。

新华网北京7月10日电 中国作协会员、《诗刊》副主编阎延文,红袖添香网站总编辑毕建伟做客新华网,与广大网友谈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互通交融。

初次接触网络文学:珠玉满眼 太神奇了!

[主持人]不论是在传统文学还是网络文学领域,二位嘉宾都是杰出的代表,对文学创作一定有很多自己的感触。还记不记得自己在什么时候接触到的网络文学?初次接触网络文学给二位留下了什么印象?

[阎延文]应该说我自己是从传统文学的写作开始的,最早发表作品是在80年代中期。从1995年开始,可能就是互联网在中国开始最壮大的时候,那个时候我用十年的时间在创作台湾三部曲,一方面正在进行《诗刊》的编辑工作,另一方面在埋头传统文化创作。我触网比较晚,最初接触网络文化应该是在2006年的时候,是被我的诗人朋友们拉上网络的。因为确实传统诗歌的体制在改革开放后,面对新的市场有很多的滞后和边缘化现象。

当时我的诗人朋友们就跟我说“阎老师,好诗在网络。”当时我的感觉是震撼,因为我自己阅读传统文学比较多,而且自己从事传统文学创作沉淀也比较深,写的长篇小说都是一些历史题材或者是一些文化题材,当时我误以为网络文学应该是比较娱乐化的,比较浅阅读的、轻松的,或者有人说的快餐文化。但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网络诗歌的时候就被震撼了,我感觉到真正严肃的、非功利的诗人创作正发生在网络中,而且网络文学世界是在每分每秒的扩大着,我当时感觉就是珠玉满眼。

在这三年的时间中我不断畅游诗歌网站、论坛,我看到它们的壮大和诗人在网络上的成长速度非常之快,而且我感觉它给我们传统文学,尤其是我们走向低谷的传统文学刊物给予了新的刺激和新的生命力。

[毕建伟]我大概是在2000年的时候,那时正在上大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打开一个小说网站大部分是小说题材,当时给我一个第一感觉就是惊讶。因为我感觉从传统渠道阅读小说时没有这么大的量,而且各种题材都有,包括古典文学,香港、台湾的武侠题材,再到中国本土的原创网络小说。当时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网络太神奇了,这是我在2000年第一次触网以后发现网络文学是这样的。

网络诗歌已经登上了文学主流的快车和轨道

[主持人]往老实说《诗刊》是一个传统文学而现代社会中由于网络的飞速发展为传统文学在普通大众中产生更广泛影响提供了一个平台,对于网络对传统刊物的宣传和影响一定也有很多自己的看法,也请您与我们的网友分享一下您的观点?

[阎延文]传统文学刊物进入市场以后,过去的发表机制就显得相对滞后。比如我们很多国字号的文学刊物在发表作品时候的一个标准,不是以作品的文本为唯一审美标准,很多标准是作者的身份认证,比如他是不是一个卓有成就的作家,是一个资深的诗人他会比较容易被发表,是一些身份的认证。而一些生长型的年轻诗人、年轻作者,一些新生代的作者他们有时候发表作品很难。

这样的发表机制对一些平民诗人,一些草根作者或者是一些更年轻的作者来说很难给他们打造一个脱颖而出的平台,这是一个发表机制的问题。另外,《诗刊》今年已经走过第15个年头了,我觉得我们原来有一个比较滞后而现在由互联网来解决的问题就是我们和读者、作家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原来的作品到刊物,手中刊物有绝对话语权,而现在互联网就是作者、读者、编者三者中达成了瞬间的交流和互动,这样的通道被打开了。而且从网络诗歌开始生发之后,很多已经不再写作的人也通过触网产生了第二次青春,而且有很多年轻诗人通过这些诗歌网站和诗歌圈子成长起来,使我们有更多的作者群体和读者群体。所以我觉得作为传统刊物,我们必须走进互联网才能走出今天的低谷和困境。确实网上有很多很好的诗歌也激起了老诗人的灵感。其实对于文学的定义,我们父辈人和现代人有很大区别,我注意到阎老师曾经就把网络文学定位为主流文学,基于什么您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我想对我最大的触动是去年为“5·12”抗震救灾做诗歌的狂潮,我作为一个传统的文学创作者,我从来没有想到在我们民族发生这样一个巨大灾难的时候,中国诗人能够发出中国文学式的回答,代表中国文化发出了这样一个文学的检验。我当时是在地震发生后的12个小时以后发出一个倡议书,是用诗人的形式发出对这个灾难的悼念。而且有很多诗人是没有高额稿酬,没有专业作家身份的草根诗人,他们这样的身份使他们和受灾的群众有一种生死相依的感觉。能够有这样一个诗歌喷发的民族是值得自豪的。由此给我产生的震撼,我想网络诗歌已经登上了文学主流的快车和轨道,而他走向今天也不是一次性的短暂的喷发。

从1994年第一首网络诗歌的开始到现在十几年了,从大量诗歌网站的出现也有近十年的时间了,它其实是坎坷地走过来的,能坚守到今天很不容易。我觉得网络诗歌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大量诗歌网站中体现,当时大概有几百家诗歌网站,还提出了很多的诗歌宣言和诗歌流派。但是在2002年到2004年一度走向小的低谷,因为当时包括传统刊物等,希望把网络诗歌作为传统的运作平台,像这种情况就使诗歌走向更低的潮流。

但是随着博客出来以后,很多诗人选择博客诗坚守自己诗歌的理想。又经过几年的坚守和建设,很多诗歌圈子、诗歌博客和电子诗歌杂志陆续出现后到去年5月,我觉得形成了一次诗歌的喷发。

凡是有大事件发生,网络文学都在场

[毕建伟]其实我可以再说一些细节的问题,刚才阎延文老师讲的诗歌在汶川地震中的表现,其实红袖添香也分两个板块,我们有通俗文学,就是所谓各种时尚的小说,还有一个板块就是短篇文学,这应该是在整个文学网站上很少有的。我们那里包括诗歌、散文、杂文、剧本、歌词,非常全,应该是整个文学网站里面题材最全面的网站。

在去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大概10天后,有一位网友就发表了一篇叫《汶川,请不要哭泣》的这么一个纪实文学,这本小说5月23日就被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出版的名字叫《五月的名字叫坚强》而且还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批示,这是非常鼓舞人心的。其实我觉得整个网络文学在所有中国大事件发生的时候,它一直没有离开主场。

网络诗歌创作正在向精品化发展

[阎延文]网络诗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发生了几个变化。比如网络诗歌恢复了诗歌的非功利性,比如传统诗歌可以改变诗人的生活状态和诗人的身份,但是网络诗歌无法改变诗人的身份和功利性的回报,所以它反而回到了诗歌的起点。而且网络诗人都是业余性的,有农民工、学生、工人、白领甚至还有企业家。在这种形式下,他们的评价也更加回到了文本,语言批评也更加接触文学本身了。而且很多诗歌圈子和诗歌论坛更加精细,不光有诗歌,还有诗歌点评,很多世界经典名诗在那里又得到了网友的点评和阅读,而且在其他诗歌网站也进行了严格的科学化管理,我们认为网络是零门槛,这种理解是一种误会,其实很多的加精和置顶都是经过多道程序进行筛选的,而且它还有严格的科学化的管理制。比如很多圈子有星期一到星期天的值班机制,如果有好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被推荐,管理员要负责任,如果有好的作品被推荐他的置顶率、精华率都成为诗歌的标准。网络诗歌的创作正在向精品化发展。而且今天,诗人的成长可能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因为他在互联网上有无数老师,是一个大的诗歌课堂,每个人都在对他的文本进行对话和修整,而且这个修整是互动的。一个诗歌爱好者成长为可以写一些作品的诗人大概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主持人]其实网络文学的内容是很宽泛的。我们知道上个月“网络文学十年盘点”在中国作协会议室举行闭幕式和揭榜仪式,这也是主流与民间写作融合的一次盛会。作为我国最有影响力的文学网站红袖添香的总编辑,毕老师您对网络文学所走过的十年历程毕老师的感受一定非常深,能不能给我们的网友做一个简单的点评?

[毕建伟]我触网是在2000年的时候,其实按照网络十年来算的话,参与的路程还是比较长的,在我看来,网络文学一路走来相当不容易,从最初的个人网站开始,因为当初所有的文学网站还没有公司化运作,或者说是没有商业化运作,都是凭着个人兴趣和爱好去做的。在1999年大规模出现,它们存在的形式也不一样,有的是个人网站,有的是个人BBS,甚至还有一些其他独特的方式,比如群体邮件等。

一路走来,通过很多网民的支持、创作者的参与,还有整个网站的负责人联系在一起,我觉得正如阎延文老师讲的,网络文学是有秩序的、有架构的,因为都是一群诗词爱好者,不参杂功利的心。所以从1999年、2000年的时候大家怀着理想和愿望组织在一起发展这个,到2003或者是2004年的时候应该是网络文学的另一个高峰,那时候有一些资本介入网络文学,纷纷投资,包括起点中文网、万卷书盟,再到红袖添香、晋江文学再到去年盛大文学的成立,整个发展的脉络图非常清晰,但是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很多创业者或者创始人他们走过了非常漫长的道路,在这个道路里他们坚守了理想,同时承担了巨大的商业压力。所以我觉得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确实是很不容易的。

[网友ai相信明天]从屈原到鲁迅,我们曾经拥有很多令世人敬仰和推崇的大文豪、大作家,可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却没有出现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文学”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不知道二位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阎延文]因为我在海峡电视台的《大家茶馆》节目也和主持人共同谈过诺贝尔文学奖的话题,每年十月诺奖公布的时候都是中国文学的集体阵痛,当时问到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自己感受更强烈,当时有一个机遇就是在美国纽约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我和海外的汉学家,尤其像夏志清教授这样的泰斗级的汉学家有了近距离的接触和对话,当时他们几位大师级的汉学家都谈到了中国文学如何走向世界的问题,也使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的感受。

夏教授把很多中国的作家推向了世界舞台,他当时也谈到中国文学不能走向世界的很多原因在于缺乏双译的翅膀,中文是我们的母语,我们不会用英文写作,这种语言上的隔阂就使很多中文作品的优美无法向世界解读,他当时还给我提了一个要求,他说“你们这一代作家应该英文写作”,谈到双语写作,能够体会世界语言的美,能够使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以后每一次我们通过越洋电话交流的时候,他都会问我,你的英文写作进展的怎么样了?他当时也说张爱铃、钱钟书他们的英文都非常漂亮,所以我们想要走近诺贝尔可能更需要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而且更需要一种通道,我觉得今天这个通道已经有了,就是互联网,我们可以瞬间抵达世界各个角落,但是更关键的是我们的作家确实需要双译。

当时张浩声教授和我谈的也是诺贝尔文学奖,更多的是理想主义,其实身体写作、美女作家这都是对文学的误解和误会,他说我看了你的作品我很高兴,因为你是从心里发出对民族的爱,你没有任何口号,但是你在发扬我们的民族意识和文化。他说这一代作家应该把我们的文化推向世界,应该恢复理想主义的追求。

[毕建伟]我也参与过几届诺奖开始的评选到揭晓。我记得每一次都是北京时间晚上七、八点钟的时候,连续参与了三届的报道,同时也有幸参与到采访整个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的过程。在我看来,阎延文谈到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语言的障碍,包括语言写作时的使用,另外诺奖还有一个硬标准,这个标准是诺奖一直在坚持的,所以如果中国的文学就是以诺奖为标准那可能还有另外一层标准,但是如果想冲击诺奖那应该按照它的标准,采用刚才阎延文老师所讲的,至少要学会英文的写作,剩下就是有一个推荐的渠道。因为所有诺奖里面,大概懂汉语的有一到两位,他们也来过中国,他们也在筛选我们大陆的一些作家,但是大陆作家到底能通过哪些通道能找到这一、两位,我觉得这也是一个问题。所以能不能得到诺奖这是多方面的努力。

说到文学,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我倒不这么认同。因为我觉得文学这个题材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接触到,不限于书本,也许我们在聊天的时候也能接触到文学,我们在打开网络的时候也能发现文学、接触文学,所以我觉得文学越来越生活化、多元化,不仅限于书本,所以在我看来,我觉得文学触及的面也越来越广。

中国网络文学早于中国互联网发展史

[主持人]过去十年间网络文学的飞速发展和网络文学作家层出不穷的热闹场面,痞子蔡、安妮宝贝、宁财神、李寻欢、慕容雪村、石康等等这些陌生人的名字开始一个个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二位看过他们的作品吗?哪一位或者哪一部网络文学作品给二位留下的印象最深?

[毕建伟]刚才主持人说的这一串网络上知名的ID,当然,石康老师是本名,他们的作品我都看过,对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痞子蔡老师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如果严格考证的话,它不算最早的网络文学,最早的可以追溯到1990年。所以其实这里面有一个特别的现象,就是中国网络文学早于中国互联网史,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很多最初的网络小说或者网络诗歌是来自于留学或者在外居住的华人,他们在那里发表他们的文学作品,那时候应该是中国网络文学的发端。所以我自己做一个论断是,中国网络文学是早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史。

对于《第一次亲密接触》,我记得我看的时候是在上大二的时候,有很多女孩子是愿意看这个小说的,而且已经改编成了电影,在这部作品风靡大陆后第一年还是第二年就有了电影题材的作品,还有了话剧。所以整个网络文学如果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他在其他通道也会得到认可。还有安妮宝贝这些都是互联网的前辈,他们现在已经开始转型。石康老师的大学三部曲大家看得也非常多,我觉得我大学怎么没像他一样打开另一番天地。当时给我第一印象就是互联网文学如此开放、鲜活,他更多地触及到个人的层面上,可能里面讲得更多的是个人的情感、个人的生活,较少触及到社会责任、民族大义,但是它也有自己鲜活的一面,这也是我最早接触他们的作品所留下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
陆维 - 纵然语言为人所共有,但多数人立身处世仿佛各有其到。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时代诗歌网首页 » 诗文博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版权所有 © 时代诗歌网络公司 《时代诗刊》编辑部 《网络诗人》编辑部 Copyright © The Poetry Times, Inc. (English)
     名誉站长:诗阳   友情链接   诗刊首页